焦作市政协委员焦崇奎:民生路上“钉钉人”
人民政协报  2天前 23:10

  

  △ 焦崇奎(左一)慰问困难家庭学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焦崇奎:河南省焦作市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建河南省委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四届市政协委员,三届市政协常委,300余件提案,其中多件提案被评为年度优秀提案、政协主席重点督办提案……这些数字,记录着焦崇奎“为群众服务,为百姓代言”的初心。

  焦崇奎常说,提案是土地里长出的根须,唯有深深扎进这烟火人间,方能开出惠民之花。

  俯身闻民声

  “您是政协委员,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一下?”

  2014年秋,焦作龙源湖公园附近几位居民找到焦崇奎,反映令他们头疼已久的环境问题——公园东北角那个顽固的养猪场,常年散发异味,特别是到了夏季,异味随风飘荡。周边居民、饭店、单位苦不堪言。

  焦崇奎二话没说,当即顶着秋老虎的余威赶到现场。顶着浓烈气味,他沿着猪场外围反复查看,眉头紧锁,汗水浸透了衬衫。周边居民无奈地说:“焦委员,您闻闻,这味道……”“我们反映多少次了,总说解决解决……”

  2015年初,焦作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焦崇奎提交了《关于搬迁龙源湖养猪厂的提案》,列举了龙源湖养猪场存在的问题,建议山阳区人民政府尽快清理龙源湖公园东北角的养猪场,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承办单位的山阳区人民政府,取得了养殖户的理解与配合,当年7月23日,该养殖场建筑物拆除完毕,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当困扰多年的恶臭终于消散,附近居民欣喜之余,自发制作了锦旗想表达谢意。焦崇奎得知后,匆匆赶到社区,婉拒了大家的好意:“街坊们的心意我收下,但这锦旗,我绝不能接。政协委员就是党和政府与大家之间的桥,帮大家把难处顺畅传过去,把解决方案带回来,这本就是分内事。”

  焦崇奎履职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民生冷暖的新变化、新诉求。聚焦后疫情时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他提交了《关于在城区推广建设“社区健康小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提案》,建议利用社区闲置空间,配备基础检测设备,引入家庭医生团队或志愿者定期服务,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监测、慢病管理和健康宣教;在老旧小区调研时发现老人们对加装电梯的期盼,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制加快推进我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的提案》,建议强化街道社区协调作用、探索多元化资金分担模式、简化审批流程……

  一件件关切民生的提案,记录着焦崇奎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而提案落地后一张张舒展的笑脸,便是对他履职价值最动人的注脚——民心舒畅处,自有清风徐徐来。

  较真钉钉子

  焦崇奎的“较真”,在焦作市政协是出了名的。凡是他写的提案,特别是关系到普通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他一定会坚持到底,一直追踪承办单位寻求解决方案。

  2011年2月,焦作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前夕,焦崇奎对焦作的养老服务业进行调研,发现养老服务业存在对象覆盖面窄、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于是在全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制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提高公办养老机构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服务业、加强养老服务业队伍建设、建立家庭养老补助金制度、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强化全社会养老责任和意识等具体建议。

  该提案被市政协列为2011年政协主席重点督办提案。焦作市民政局多次与焦崇奎沟通协商,提出了5项具体答复意见。焦崇奎拿着答复意见,一家家养老院实地核对落实情况。当发现某条扶持政策在基层遭遇“肠梗阻”,他立即记下,电话直接拨通民政局具体负责人:“科长,文件第三条关于床位补贴,我在夕阳红养老院核实,反映手续太繁复,卡在街道证明环节了,这个‘最后一公里’咱们得一起想法打通啊!”电话那头的耐心解释与后续反馈,印证着他“钉钉子”的韧劲。

  次年9月,《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从指导思想到保障措施,提出了具体翔实的指导意见,极大推动了焦作养老事业的发展。

  焦崇奎“钉钉子”的韧劲依然没有放松。他始终密切关注养老领域的新挑战——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养老服务仍是短板,随即建议在部分县区试点建设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面对智能化时代的“数字鸿沟”,他呼吁在推广智慧养老平台的同时,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并加强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培训和帮助;他持续跟踪养老服务人才政策的落地情况,就提高护理员待遇、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等建言,力促人才“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当看到依据提案建议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做手工,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便是对他“钉钉子”般执着最温暖的回报。一位白发老奶奶拉着他的手,絮絮念叨:“这儿好啊,离家近,孩子们放心,我们老姐妹也有个说话的地儿……”焦崇奎含笑倾听,眼底微润。

  时间如白驹过隙,岗位变了,角色变了,但焦崇奎始终不忘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那颗紧贴大地的赤子之心,映照出“为民代言”四字最质朴的光华。

  记者:王有强 靳燕

  通讯员:陈建光

  文字编辑:王亦凡

  新媒体编辑:李婧然(实习)

  审核:李木元

  

作者: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