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当下,每一项技术标准的革新都可能成为重塑市场格局、优化社会治理的关键驱动力。近日,我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今后消费者只需扫描商品上的一个二维码,就能同时获取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所有需要的信息。小小“二维码”变革的意义不止于此,其背后更蕴含着撬动社会治理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巨大能量。
长期以来,二维码在商品领域的应用陷入混乱泥沼。众多商品包装上,付款码、真伪查询码、营销码等多个二维码林立,消费者扫码时晕头转向,不仅操作繁琐,还极易因扫码失误而陷入信息安全陷阱。企业端同样苦不堪言,管理多个不同功能的二维码系统,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增加,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极大地阻碍了市场的高效运转。这种局面,不仅影响着市场交易的便捷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的信任基础,给社会治理带来诸多难题。
新国标恰似一阵清风,吹散了这团乱象迷雾。其最大亮点在于打造出“一码集成”的全新模式,让商品二维码拥有了国内外通用、信息全面、安全可靠的卓越特性。从通用性来讲,新国标与国际标准接轨,为出口商品开辟了“一码通行全球”的绿色通道,有力地打破了跨境贸易中因二维码标准差异而形成的信息壁垒,让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轻装上阵,加速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在信息承载方面,新国标赋予二维码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一个二维码便能将商品身份、生产批次、数字标签、环保数据等海量信息汇聚一堂,真正实现商品信息的“一码查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与全面性,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精准、全面的决策依据。安全可靠性上,新国标建立起严格的备案和检测机制,为市场筑牢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杜绝虚假二维码流入市场,切实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的健康秩序。
对于社会治理而言,新国标带来的变革意义同样深远。
在质量监管领域,借助二维码实现单品级质量监管成为现实。监管部门通过扫码,能够对商品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全流程进行实时、精准监控,及时发现并查处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等问题商品,极大提升了监管效能,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保障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关键举措,有助于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秩序维护方面,新国标有效解决了以往因二维码混乱而导致的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规范等问题,促进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增强了经营主体之间的信任,为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视角来看,新国标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它促进了国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通过国际统一的二维码标准,实现了全球商品数据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之间的自由流通与共享,打破了地域和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数据驱动力。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新国标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市场需求和产品流通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错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效运行。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方面,新国标消除了因二维码标准不统一而对商品流通、信息传播等造成的阻碍,让各类生产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更加顺畅地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速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商品二维码》新国标的实施,是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潮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之举。它以小小的二维码为突破口,实现了市场交易的便捷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质量监管的精准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相信在新国标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治理将更加科学、高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稳步推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实力与魅力。
记者:高志民
文字编辑:李彬
新媒体编辑:李婧然(实习)
审核:李木元
作者: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