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丨边防夜话
解放军报  昨天 23:01

  边防夜话

  ■谭长松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江

  漆黑的夜晚,卷着沙砾的狂风在屋外翻涌。躺在床上的新疆军区某团中士张伟康却很兴奋,没有丝毫睡意的他静静听着窗外的风声。

  随着刚下哨的三级军士长刘永洪走进宿舍,一股寒风从门口吹进来,桌上,张伟康早已准备好的结婚材料被掀起页角。“怎么?明天未婚妻就要来了,兴奋得睡不着?”刘永洪问道。“是啊,终于要领证了。”张伟康开心地说。

  “当年我也是这样,得知未婚妻要来队探亲,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刘永洪向张伟康聊起往事。

  那年,单位刚刚组建便担负起国防施工任务,全团官兵在物资匮乏、高寒缺氧的条件下风餐露宿、攻坚克难。施工点通信条件有限,刘永洪无法常常联系自己的未婚妻巨婷。

  “她每次在来信中免不了抱怨,好几次说啥也要让我退伍。”刘永洪说,“后来她看我留队态度坚决,便想上高原来看看,这个地方究竟有什么魔力。”

  那时,巨婷只身一人从陕西咸阳出发,先是遇到了航班延误,在新疆喀什待了好几天才等到前往施工点的运菜车,又在路上被大雪拦住。上千公里的路程,巨婷用了一周时间才来到刘永洪身边。

  “因为高原反应,巨婷没住几天就跟着运菜车下山了。看大家那么辛苦,她也没了怨言。结婚后,她全身心照顾我们的小家。”刘永洪说,“后来我专门写信告诉她,大家的辛苦是值得的,我们顺利完成国防施工任务,获得‘詹天佑奖’并荣立集体一等功。我们的成绩离不开像她一样的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刘永洪的故事,也让张伟康想起了他与未婚妻申会娜的爱情长跑。

  那年,单位前往高原驻训。张伟康原本打算在休假时和申会娜计划订婚的事,但作为先遣分队的驾驶骨干,他接到紧急通知提前出发奔赴高原,无奈只能推迟休假。得知这一消息后,申会娜一时不能接受,两人在电话里谈得非常不愉快。

  “我是一名军人,任务面前哪能临阵退缩。”然而当时的申会娜并不能理解张伟康的话,挂断电话后两人陷入冷战。

  “我出发了,你照顾好自己。”动身那天,张伟康还是忍不住给申会娜发了条短信。可还没等到她的回信,手机就没了信号。

  抵达任务点后,张伟康除了执行训练任务,空闲时便给申会娜写道歉信,有时一天一封,有时三五天一封。那段时间,跟随着运菜车一起下山的道歉信,足足有21封。

  不久后,张伟康收到了申会娜的回信:“你安心驻训,我等你回来……”帐篷里的张伟康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差点流出眼泪。任务结束后,连队第一时间安排张伟康休假,他赶回家乡和申会娜相聚,两人订了婚。

  “我常在电话里和娜娜说起咱们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说啥也要和我在驻地登记结婚,还要亲眼来看看。”张伟康高兴地告诉刘永洪。

  第二天,张伟康专门请假到机场迎接申会娜。刚上接站车,申会娜便吸到张伟康为她准备的氧气,还收到一束美丽的格桑花。望着车窗外宽阔的公路,她开心极了:“这里和我想象的真不一样。”

  海拔4300多米的夏季高原,夜风袭来仍有寒意,但申会娜走进家属来队住房时,一股暖意瞬间包裹住她。看着房间里齐备的生活设施,申会娜开心地对张伟康说:“看到你真实的生活条件,我和家里人也就放心了。明天咱们先去县城领证,接下来,我可要在这里多住几天,好好领略一下‘你的高原’。”

  (本文刊于2025年7月28日《解放军报》“中国边关”版;封图来源:“南疆强军号”微信公众号)

作者: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