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致敬英雄丨“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11个字读懂抗日名将的英雄气概
解放军报  2小时前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1934年11月,39岁的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给妻子的遗书后

  英勇就义

  这封信满载着

  对抗日未成身先死的遗憾

  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与追求

  对妻子儿女的眷恋与不舍

  今天

  “长城中队”官兵接过先烈饱含深情的家书

  追忆抗战的烽火岁月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

  出生于扶沟县吕潭镇吉唐庄村

  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在民族危难之际,面对日寇侵略

  吉鸿昌脱离旧军人阵营

  毅然选择追随中国共产党

  在中共北方组织的领导与帮助下

  吉鸿昌和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等

  在张家口组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吉鸿昌任第二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

  

  他亲率部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成功收复察北四县

  此役胜利

  令日军遭到九一八事变以来的第一次沉重打击

  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热情

  1934年初,吉鸿昌秘密潜回天津

  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1934年11月,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国民饭店开展地下活动

  遭到特务暗杀受伤,并遭法租界工部局逮捕

  后被引渡给国民党政府

  吉鸿昌在狱中受尽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

  

  1934年11月24日

  蒋介石密令将吉鸿昌“就地枪决”

  这一天漫天飞雪

  吉鸿昌从容走向刑场慷慨赴死

  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

  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英雄壮歌

  

  吉鸿昌将军为争取民族解放、实现革命理想

  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一直传承延续

  长城万里来,猴山势峥嵘

  1944年4月,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40团2连

  为掩护察哈尔龙崇宣抗日民主联合县县区革命干部转移

  在猴儿山与日伪军展开激烈战斗

  战斗中,全连官兵决心同敌人血战到底

  连队76名官兵与800余名日伪军激战12小时

  最终以7人牺牲、21人受伤的代价,击毙敌军170余人

  创造了华北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因英勇作战,连队被晋察冀军区授予

  “长城中队”荣誉称号

  “敢啃硬骨头、敢闯最前沿、敢打最恶仗”

  是“长城中队”在猴儿山战役中形成的战斗精神

  

  “长城中队”荣誉战旗

  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

  多次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如今“长城中队”官兵

  赓续血脉铸忠诚

  向战砺兵勇争先

  叫响了

  “苦累面前绝不低头,困难面前绝不摇头,危险面前绝不回头”的口号

  用绝对忠诚和过硬素质捍卫战旗荣光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

  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

  以铮铮铁骨战强敌

  以血肉之躯筑长城

  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

  我们以英雄致敬英雄

  从书信中读懂他们的爱国情怀

  从书信中传承他们的红色血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中国军号客户端推出特别节目

  11集短片《“英雄致敬英雄”抗战英雄书信传诵活动》

  8月3日起,每天1集连播

  锁定中国军号客户端和各新媒体平台

  一起致敬缅怀抗战英烈,讲好英雄故事

  

  监制:颜军

  策划:王天益 董豫 吴培源 曾璇

  本期策划:盛宇 宋韦均 丛亚男 李娜

  本期编导:盛宇 宋韦均 丛亚男 李娜 田来 于长翼 胡建芳 黄心宇 陈袁灏

  本期摄像:盛宇 宋韦均 郑昱硕

  本期剪辑:宋韦均

  本期海报设计:丛亚男

  本期文案:盛宇 李娜

  本期校对:汤传飞

  本期通讯员:赵斌 王斌

  特别鸣谢: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长城中队”

  编辑:李煊

  主编:叶梦圆

  编审:李景璇

作者: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