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丨离舰后,我还是会想起那个屡破航行故障难题的电工班长
解放军报  2小时前

  深蓝匠心

  ■郑茂琦

  攀上舷梯,摇晃着走上颤悠悠的甲板,我碰到一位热情的班长。他一把接过我的行李,领我走向住舱,边走边向我介绍舰上的各个舱室和生活设施。这位班长方方的脸盘,眉眼间透着一股朴实的气息,只是满头满脸挂着汗珠,衣服就像刚从水里捞出似的贴在身上。一问才知,他刚从闷热的机舱检修回来。

  他叫李腾腾,是舰艇机电部门的一名电工班长。有战士说,他是屡破航行故障难题的高手,机舱里那些线路全在他脑子里装着;他手上拿着“高级钳工”“高级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还发表了多篇论文,有几项发明甚至在申请国家专利。

  那次舰艇执行编队穿插拦截训练,当舰长下达“右舵10”口令后,操舵兵听令转舵,但舰船迟迟没有转向。操舵兵凭着经验判断,右舵机肯定出故障了,于是应急切换至左舵机操控舰船。

  操舵班班长吴垠杰立刻下到舵机舱抢修,但排查了1个小时,就是找不到故障点。舰值更官一遍遍催问故障排查情况,吴垠杰赶忙叫刚值完班回到住舱休息的李腾腾过来支援。

  舵机舱内高温潮湿,螺旋桨卷起的水浪不时擦过船底,发出砰砰的轰响。若干个电控箱、成百上千条电器线路、密密麻麻的继电器,他拿着万用表一条条、一处处检测。嘈杂的舱室里,吴垠杰不无担心地凑到李腾腾耳边喊道:“可不能是这些继电器坏了吧,仓库里不一定有这些小配件。”

  排查了近两个小时后,李腾腾发现,果然是其中一个继电器出现故障。吴垠杰从仓库里找出各种继电器备件,却发现型号都对不上,不由得心中咯噔一下。

  李腾腾不吭声,埋头在备件堆里仔细察看每个继电器的规格型号,终于找到一个相对适配的继电器。装上新配件后,故障果然消除了。他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继续在舵机旁守着,直到训练结束才离开。

  后来,当李腾腾带我走近舵机舱,我才真正体会到机电兵的不易。各种油管水管和电路纵横交错,再加上空气浑浊,浪峰一颠,就感觉头重脚轻,胸口闷堵,一阵恶心。但在这里,我才发现李腾腾有多么细心认真。

  “那次故障虽然排除了,但也得认真反思。”李腾腾把换下来的继电器拆开一查,发现有一处断点。这类故障,就像舰船上易损的航行灯,多是因为震动造成的。他采购了一些橡胶垫,加装上就能延长这些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李腾腾说,面对这些小问题,不能等不能靠,厂家的技术人员也不能次次跟着出海,还得靠我们自己一点点改进。

  我转了一圈发现,舱室内处处都有他们的小发明、小改造,比如,把发电机滤网改为防溅水的滤网,为裸露在舱门上的传感器包上一层防撞头的海绵……

  他又带我来到电工间,只有三四平方米大小,书桌和工作台一摆,余下的空间只能容下一人。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还有翻旧的图纸。他注意到我的目光落在一本英语词典上,于是腼腆地说自己英语不好,书里的单词得一个个查。

  他随后从抽屉里拿出一摞笔记本。我随手翻开一页,上面记录着驾驶室雨刮器故障。我好奇地问,这个你也能修?他说,维修倒没难住我,但那次是台风天,风急浪大,我接到电话后就往驾驶室跑。忽然一个涌浪把舰艇推上浪峰,又抛入浪谷,我的腿一软,膝盖重重地磕到地上……

  航行期间,我有时遇见他,就喜欢跟他聊两句。他对大海、对舰艇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有一次,他望着大海出神地说:“时光就像这飘洒的浪花一样,一不留神就迎风而起,又随风而去。我最骄傲的就是没有辜负时光……”

  直到我离舰后,还会想起他。他身上的那股向上的劲头,像涌浪一样经常冲击着我的心扉。

  (本文刊于2025年8月4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封图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