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3C新规正式实施,记者实探
上海证券报  4小时前

  8月15日,依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针对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的新强制性认证规则正式实施。根据规定,未取得3C认证的相关产品不得再生产、进口或销售。

  随着新规落地,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上海火车站等地,发现机场内“禁止携带无3C认证充电宝”的提示依然随处可见;从火车站周边的数码档口,到路边的共享充电宝,基本都配有3C认证。不过记者也发现,部分标注认证的产品,也存在3C认证在相关平台显示已被撤销的情况。

  

  上证报记者 操子怡 摄

  3C认证成“标配”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虹桥机场内“禁止携带无3C认证充电宝”的提示随处可见。工作人员表示,无认证产品可选择在机场快递点寄出;相比此前安检口充电宝堆积,目前机场拦截的充电宝也明显减少。

  在位于上海火车站入口处的通道内,各类数码电子档口林立,不少店面挂着“充电宝售价45元起”的招牌。

  

  上证报记者 操子怡 摄

  据档口老板介绍,从6月底开始,消费者都知道了3C认证,所以都会强调要认证的充电宝。当问及现在的充电宝是否都有3C认证,多数档口老板都坚定地称,“现在都是有3C的,没有的卖不了”“3C去年就执行了,现在市场上的都有”。记者看到,柜台里的一整排充电宝也确实都贴有3C认证。

  

  上证报记者 操子怡 摄

  与网友热议的知名品牌不同,这些沿街店铺售卖的多为知名度较低的品牌,很多都难在电商平台寻觅。例如一家老板向记者推荐的“叛逆者”充电宝,虽然包装显示有3C认证,但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搜索,显示该公司充电宝认证已撤销。

  

  图源 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此外,此前身陷舆论风波的罗马仕充电宝,虽在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已下架,但在部分线下门店仍有销售。

  

  上证报记者 操子怡 摄

  移动电源监管趋严

  据悉,新版3C认证规则对生产企业的关键工序提出明确要求,涵盖从正负极等原材料筛选到成品组装的20多个环节,要求企业确保生产设备适配、工艺流程科学、原材料质量可靠,从源头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新规明确,认证委托人需在产品本体或标牌上加施标准规格的认证标志,也可自行印刷、模压,且标志管理和使用需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及国家认监委相关要求。

  新版规则明确,移动电源等产品的强制性认证模式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其中获证后监督包括跟踪检查和生产现场抽样检测。认证机构会根据企业分类、产品质量变化及风险控制需求,调整监督频次和内容:B类企业每年至少1次跟踪检查采取“不预先通知”方式,C、D类企业所有跟踪检查均为“不预先通知”,生产现场抽样检测需覆盖所有类别和生产者。

  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认为,此次新规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移动电源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未来或将促使企业优化电芯质量与电池管理系统,通过规范认证体系和认证模式,提高认证门槛,进一步筑牢移动电源“安全底线”。

  作者:操子怡

  

作者: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