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县政协委员呼吁:加强监管,让“问题娃娃”无处藏身
人民政协报  2小时前

  最近,“夹来的娃娃最好别放床头”“娃娃机里可能有‘毒娃娃’”等话题在宁夏引起大量关注。这来自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政协反映的一篇社情民意信息。

  该信息表示:调查发现,娃娃机里的毛绒玩具(以下简称“娃娃”)质量令人担忧,部分产品含有一级致癌物甲醛。“不少人夹到娃娃后,习惯性放在沙发、床头,甚至有孩子抱着睡觉,着实让人担忧。”参加调研的贺兰县政协委员、宁夏天器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王瑶如是说。

  “问题娃娃”何以藏身于娃娃机?王瑶等委员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一台娃娃机成本低至2000元左右,经营门槛较低。另外,机器里的娃娃既可使用生产商或品牌授权商提供的产品,也可自行采购。“有商家称质量差的娃娃一个只需两三元。部分没有任何标签的娃娃肉眼可见做工比较粗糙,填充物几乎从接缝处漏了出来。”委员们为此呼吁,相关部门对娃娃机实现全覆盖监管,通过专项检查、多层面普法等方式,杜绝“问题娃娃”,消除安全隐患。

  不难发现,如今娃娃机已经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有的是集中数十台娃娃机的主题店;有的见缝插针设置在商场角落、地铁站厅、公共通道。这些娃娃机品牌不同,提供的娃娃款式也五花八门,从安全的角度看,娃娃首先要具备生产企业等基本信息。同时,根据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毛绒玩具属于需要3C认证的玩具产品,制造商及销售商将产品投放市场时,必须获得3C认证。

  这些娃娃机里的娃娃们都有身份信息和3C认证吗?

  根据建议,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部署5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全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惠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摸排商场、电影院、专业门店等娃娃机经营主体共14家,发现部分毛绒玩具无产品合格证,部分塑料汽车造型挂件无产品信息,要求商家立即下架;

  吴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设有娃娃机的商场、超市、门店等场所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排查娃娃机18台,发现10件“娃娃机内置毛绒玩具”合格证丢失或无产品合格证情况,责令商家立即下架;中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7家摆放娃娃机的商场及店铺,对1家未办理营业执照的责令停业,暂未发现质量不合格情况……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累计检查经营场所140余家,检查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无生产信息或未标注警示说明的“三无”毛绒玩具362个,并已督促商家下架处理,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

  “问题娃娃”虽小,却暗藏健康与安全隐忧。该负责人同时提醒消费者,基于甲醛溶于水的特性,建议将夹到的娃娃清洗、晾晒后再使用。即便是甲醛不超标的产品,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游离甲醛,通过清洗能有效去除。

  下一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将根据建议,与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积极联动,加大对零散在商场、影院、景区等公共场所娃娃机的排查监管力度,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对商标侵权、“三无”产品、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让“问题娃娃”无处藏身,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记者: 范文杰

  文字编辑:杨岚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作者: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