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达49万亿元!这一领域,大爆发→
央视财经  3小时前

  

  近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我国首部AI领域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6大行动。中国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按下快进键。(新闻链接:重大利好!国务院发布,我国首部)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28日数博会开幕式上表示,我国积极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按新的计算口径,预测到今年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达到49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将达到35%左右。

  

  我国首部“人工智能+”行动纲领发布 6大领域重点发力

  

  “人工智能+”6大行动包括+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这6大重点领域面向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员工、消费者、政府部门、全球伙伴等各类主体,涵盖各行各业。

  针对人工智能在应用落地中存在的问题,《意见》针对每个领域,分别提出与之广泛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一张清晰的产业迭代“导航图”和一个实用的“技能包”。

  

  在科技方面,提出运用人工智能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助力“从1到N”技术迭代。

  在产业方面,首次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推动全要素智能化发展,让智能融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在消费方面,提出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打造体验消费、认知消费等新场景,催生AI手机、AI电脑、AI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商万店。

  在民生方面,从工作、学习、生活等角度,提出激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和再就业活力,助力大规模因材施教,积极构建更有温度的智能社会。

  在治理方面,从社会、安全、生态三个角度提出人工智能+治理蓝图,比如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优化自然资源要素配置等。

  在全球合作方面,把人工智能作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助力各国平等参与智能化进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 霍福鹏: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帮助改善传统产业岗位工作环境。利用机器人完成高空作业,可极大降低操作人员安全风险。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可优化百姓生活服务体验。

  

  国际机构的多项研究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超百万亿元,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随着“AI+”行动的推进,今后的“AI”,不只是个技术名词,更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六大行动,推动全社会从“了解AI、拥抱AI”到“用好AI”,使得市场有方向、行业有信心、百姓有体感。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是重要的落地场景。《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在浙江杭州,全球首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的生产线,在1900℃的工作温度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24小时不间断控制各项生产参数,最终生产出更高质量和稳定的氧化镓晶体。

  氧化镓作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长期受高温挥发分解、结晶环境要求高等难题制约,产业化进程缓慢。通过AI技术,生产线成功实现半导体材料晶体生长的“无人驾驶”模式,未来将实现一万片的年产能。

  

  AI调度员巡检员上岗,AI“大脑小脑”协同办公。记者了解到,今年迎峰度夏的关键时刻,AI调度员、巡检员已经上岗,AI大脑和小脑已经开始协同办公。AI调度员上岗以来,杭州电网调度效率提升3倍以上,均衡负荷395万千瓦,电网供电能力提升18.5%。

  

  车更智能,线路更合理,AI带来交通物流行业大变革。针对氢能重卡普遍面临的运营成本高、补氢难等问题,AI平台通过接入沿线加氢站点数据,借助AI算法模型智能调度,为司机规划最优补氢线路,未来还通过数据可以规划加氢站的建设。

  AI技术也在为城市公交优化线路,结合历史规律与实时路况,AI技术持续迭代“智能排班”算法,自动生成最优人车调度计划,将大幅提升调度排班效率,市民将感受到“车辆更准点、线路更合理”的公交体验。

  “冷冰冰”的“人工智能+”变贴心生活助手

  “人工智能+”早已悄悄住进了我们的生活。从服务表演到家庭陪伴,机器人正在成为推动新消费模式的关键力量。

  

  养老社区里,越来越多的老人在AI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能更轻松地行走,体验到这项新技术带来的便利。

  AI外骨骼机器人正走进运动训练、登山徒步和户外文旅等更多场景。在杭州灵山景区,游客可以租赁它轻松登山,巡护员也可以用它助力巡山,“无痛爬山”正成为新的体验方式。

  通过智能耳机,用户可以实时记录下会议内容,还能借助内置的AI模型自动生成纪要和提纲,把长时间的会议浓缩成条理清晰的要点,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AI陪伴机器人市场也快速升温,已逐渐走进更多家庭。它们外观多样,内置AI大模型,能与人实时对话。

  

  在医疗领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何怡华医生,通过一台先心病筛诊设备远程会诊,借助人工智能帮助医生提取标准超声影像、测量及质控。

  “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你的手机、汽车、家电,正变得越来越“懂你”。AI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贴心的生活助手。

  近期热门视频

作者: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