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度电量背后……
人民政协报  2小时前

  近期,一则消息振奋人心: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02万亿千瓦时。这万亿度电的流动,既是当下中国经济活力的直观写照,更蕴藏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彰显出中国经济十足的底气与强劲的后劲。

  万亿度电量背后,是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7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近6000亿千瓦时,占比超5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前7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涨幅近10%,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分别达16%、12%,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549亿度,全年预计超1000亿度。这些数据印证着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加速。而随着“东数西算”战略推进、算力中心加速布局,AI大模型训练、智能工厂运转等场景将释放更多用电潜力,产业与电力的深度绑定,将推动中国在全球高端制造、数字经济赛道上持续领跑。

  

  △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施工人员在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进行收紧导线作业。新华社发(田海 摄)

  中国7月用电量破万亿,也是能源体系坚实支撑的成果。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拥有全球最高电压等级、最长特高压线路、最大新能源并网规模,44条跨区输电通道总长超5万公里,供电可靠率达99.924%,即便在7月极端高温下,仍实现电力平稳供应,彻底告别“电荒”困境。更关键的是,能源结构正发生历史性变革:截至7月,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1/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开工的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投资金额达到1.2万亿元,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少依赖传统能源,以更绿色的能源供给支撑经济持续扩张,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我国清洁能源战略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用电量的飙升,还反映出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7月城乡居民用电超过2000亿度,同比大涨18%。今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高1.5度,高温天气下,居民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用电需求大增。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消费结构升级。如今,各类家电日益普及,智能家居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生活舒适度、便利性的追求不断提高,驱动居民用电持续增长,从侧面展现出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的提升,这无疑是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万亿度电的突破,不是终点,而是中国经济迈向新征程的起点。特别是在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征程中,电力作为关键能源,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7月用电量突破1万亿度,正是中国经济底气十足的生动注脚。未来,随着清洁能源进一步普及、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内需市场不断壮大,中国经济必将在电力的强劲驱动下,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更多中国力量。

  记者:孙琳

  文字编辑:孙琳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周佳佳

  

  

作者: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