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总规模超7万亿元!这一产业迎利好
人民日报  2小时前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对体育产业及相关企业有哪些支持措施,这些要点值得关注——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支持在体育场馆、体育公园、运动营地等打造一批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

  鼓励依法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打造体育运动空间。

  充分挖掘城市各类“金角银边”空间,配建群众身边“小而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引导商业综合体、景区、商圈、街区等引入体育健身、赛事活动等业态。

  支持在体育场馆、体育公园、运动营地等打造一批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

  推动体育消费场景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培育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式体育消费新模式。

  鼓励具备条件的体育场地设施延长开放时间,促进夜间体育消费。

  搭建更多适老体育活动平台,打造老年体育赛事消费场景,促进体育产业和老龄产业融合发展。

  

  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模拟飞行等低空赛事活动,促进低空体育消费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以各地自然资源禀赋为依托,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办好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推出一批户外运动精品线路。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模拟飞行等低空赛事活动,促进低空体育消费。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

  持续发布实施全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

  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加强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

  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

  鼓励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确保体育产业相关经营主体及时享受政策优惠。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体育场馆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

  加快国家关于助企惠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体育领域落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建设,推动体育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健全体育企业培育机制,组织开展体育企业提质升级专项服务行动,扩大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引导更多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

  鼓励改造升级公共体育场馆,加快绿色、低碳、智能转型,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体育场馆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

  持续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复合型经营,培育一批专业化体育场馆运营主体和服务品牌。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出台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持续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推动户外运动设施、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地等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彩票公益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对符合条件的体育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探索创新体育消费政策措施。

  鼓励工会拓展使用会员会费支持职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或观看赛事。

  对符合条件的体育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各地可因地制宜推出发放体育消费券、消费满减、积分兑换奖励等优惠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放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红包。

  支持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

  探索推进“数据要素×体育”行动,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水平。

  支持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

  加快体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落实数据基础制度,完善体育领域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等具体规则。

  来源:中国政府网

  本期编辑:石磊、林帆

作者: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