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火眼金睛” 谨防假币骗局
公安部反假币专家为预防假币犯罪支招
“叮,手机一扫,付款到账。”近年来,随着支付技术、支付环境、支付习惯的发展变化,纸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正逐渐降低,假币犯罪形势也在悄然变化。
近日,记者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金融犯罪侦查处和公安部鉴定中心反假币实验室有关负责同志,深入剖析假币犯罪发展新形势,揭露假币骗局,为进一步守好群众“钱袋子”支招。
5月15日,在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之际,湖南省道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开展反假币宣传活动。蒋克青 摄
假币黑市仍活跃,谨防犯罪手法不断翻新
记者:当前,假币犯罪有哪些新形势新变化?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金融犯罪侦查处有关负责同志:在公安机关多年持续严打高压下,伪造货币案件数量同比有所回落,单案涉案金额有所下降。但我们研判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假币黑市仍处于活跃状态,反假币工作仍然面临挑战。
一是传统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假币违法犯罪问题依然严重,形成制、贩、销“一条龙”犯罪网络。从地域上看,当前县域假币违法犯罪活动相对突出,在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农贸批发市场等现金使用频繁的区域和部位,不法分子往往小额、多次使用假币,流窜作案。
二是假币印制由机制版向打印版转变,犯罪成本更低,波及范围更广。2024年公安机关捣毁的假币印制窝点数同比增长30%,打印面额由小面额转变为以大面额为主,仿真度大幅提升。
三是犯罪手法不断翻新,行为方式更加隐蔽。在通联方式上,不法分子通过境外社交软件或暗网传播制假技术、出售制假工具、发布假币售卖信息。在交易方式上,呈现虚拟货币交易等趋势。
四是新型假币案件多发。犯罪分子打着“魔术道具”“练功券”的旗号销售假币,试图逃避打击。
记者:假币对于金融市场及百姓生活有哪些危害?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金融犯罪侦查处有关负责同志:首先,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货币,其权威性直接关系到国家信用和金融主权,伪造货币直接冲击国家货币发行权,破坏货币作为法定支付手段的权威性,侵害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其次,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假币将动摇社会公众对法定货币的信心,甚至引发交易恐慌或拒收货币现象。第三,可能影响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任,阻碍人民币的国际流通与结算。第四,损害群众切身经济利益,直接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
5月15日,在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之际,甘肃省临泽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开展反假币宣传活动。安学海 摄
强化日常防范,练就辨别假币“火眼金睛”
记者:伪造货币有哪些形式,该如何辨别?
公安部鉴定中心反假币实验室有关负责同志:目前,伪造人民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利用大型印刷机器印制假币,通常叫机制假币;二是利用假币电子母版使用电脑、打印机打印假币,叫打印假币;三是利用彩色复印机复印假币,叫复印假币。三种方式中机制假币制作难度最大,单次伪造数量也最多,假币色彩也最逼真。目前,在真假识别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人民币上的防伪技术,比如光彩光变面额数字、人像水印、对印图案、镂空安全线等。
记者:假币犯罪有哪些骗局?群众该如何做好防范?
公安部鉴定中心反假币实验室有关负责同志:犯罪团伙使用假币行话叫“洗货”。目前,他们通常选择小卖部、菜市场或出租车等特定场所,通过购买小额商品以整换零、调包等方式使用假币。这些地方人多嘈杂或光线不好,公众防假意识不强,犯罪分子容易得逞。
群众一定要有防假币、反假币意识,对于频繁更换钞票、多人争着付款等情况一定提高警惕,同时要对照人民币的防伪点进行验证:
一看钞票水印和对印图案,水印发黄或对印图案错位的,可能是假币。
二看光彩光变面额数字,不断变换角度,有变色且有光带滚动的是真币。
三看紫红色安全线,真币透光看是一根完整的线,但假币一般是一截断续线,且假币的安全线变换角度不变色,真币是在紫红色和黄绿色间转换。
四摸“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真币摸起来凹凸感明显,而假币一般没有凹凸感。目前部分假币光变面额数字也有滚动光带,迷惑性很强,公众一定要综合多个防伪点进行判别。
7月22日,安徽省含山县公安局民警在集市手把手教群众鉴别假币。冯善军 摄
-END-
作者:邬春阳
编辑:智巧怡 沈莘皓(实习)
审核:王希
签发:陈显君
投稿邮箱:xmtgzb666@sina.com
微信ID:MPSNewsMedia
作者: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