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徐圩新区升级“石化警务”夯实安全根基
护航石化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在并不产油的江苏省连云港市,石化产业被确定为十大产业链之首。位于徐圩新区的石化基地位居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行列,是连云港经济发展主引擎。
9月14日,记者跟随公安部“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徐圩新区石化基地,只见百米高的冷却塔矗立其间,各类管道绵延数十平方公里,庞大机械、雄伟厂房彰显的工业美学令人震撼。
自2009年启动建设至今,徐圩新区已全面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和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产业集群,2024年全年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050.7亿元,成为江苏沿海强劲的经济增长极。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安全。近年来,连云港市公安局徐圩新区分局深化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搭建“个性场景”,升级“石化警务”,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
聚焦涉企犯罪重点领域,徐圩新区分局打造了多个专业团队,比如“侵企快打”团队、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以及专门针对企业内部贪腐问题组建的助企廉政警官团队等。
今年6月初,助企廉政警官在辖区某企业走访时获取线索,该企业成品油销售部可能存在员工收受贿赂行为。徐圩新区分局立即组织“侵企快打”团队开展专案攻坚,成功捣毁了盘踞在企业内部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石化产业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涉及的监管部门多。徐圩新区分局内保大队负责人陆栩告诉记者,日常监管中,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到企业检查,在生产旺季企业迎检负担较重。
今年以来,徐圩新区公安深化“行政执法一件事”改革,推动综合查一次“极简查”场景建设,牵头各部门发起综合检查,实现一次入企、多项检查,并建立无事不扰“白名单”,入企检查次数同比去年减少70%以上。
为了更好地优化服务、助企纾困,徐圩新区分局还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专业精通的内保警务联络官队伍,前移警务服务关口,精准对接企业安全需要。
今年年初,辖区某企业因生产工艺改进,需对库存闲置的易制爆化学品进行安全处置,但该企业无易制爆化学品经营资质。徐圩新区分局内保警务联络官高金卫了解企业困难后,促成一家有资质企业接收处置该批易制爆化学品,既成功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随着石化产业的日益壮大,智慧监管已成为徐圩新区公安创新管理服务的不二选择。从“人海战术”到“智慧防控”的跨越,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危化品监管上。
在徐圩新区,每日进出园区“三类危化品”车辆约1500辆,年均监管“三类危化品”600余万吨,公共安全监管工作面广量大。为此,徐圩新区公安创新危化品远程监管特色警务机制,引进“徐小警”数字警察,对企业未落实“五双”(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账)制度等情况,实时远程监管、预警。同时,积极搭建智慧管理平台,对车辆资质、装卸、运输等情况精准查控,确保危化品运输“人在其位、车行其道、物受其控”。
“我们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强数据共享,探索‘风险+信用’评级分类监管模式,确保监管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陆栩说。
智慧警务的温度,也藏在服务民生的细节里。
“以前办理外省户口迁入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当地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在辖区一石化企业上班的孙女士想为孩子办理户口迁入,在徐圩新区分局警企联动中心“一窗通办”服务窗口,她只用了7分钟就办完了业务。
只推“一扇窗”,解决“一揽事”。徐圩新区分局警企联动中心不仅提供一站式办理36项政务服务事项,还设立企业涉外服务专员,完善“专窗专办”机制,推出企业外籍人员临住线上登记服务,开通紧急事项“绿色通道”,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石化基地,随处可见“打造万亿石化产业集群、建设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石化园区”的标语,这是徐圩新区的发展目标。护企安企、向新图强,徐圩新区公安任重道远。
-END-
作者:谢俊思 张文声 王雨农
编辑:智巧怡
审核:王希
签发:陈显君
投稿邮箱:xmtgzb666@sina.com
微信ID:MPSNewsMedia
作者: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