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老塞牙?千万别忽视,可能是牙齿在报警
央视财经  1小时前

  

  塞牙,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是所有人都经历过,但是大多数塞牙,很容易使用手指、舌头或者牙线清理出来,很多人并不当回事。

  但实际上,如果经常塞牙,很可能是牙齿在发出警报。

  01

  塞牙的原因是什么?

  塞牙最常见原因是牙缝变大,两牙之间出现了不正常的邻接关系。

  牙齿的缺损:当牙齿如果发生了龋坏、折断、磨损等情况,牙齿和牙齿之间原本紧密的邻接关系被破坏,食物就容易嵌塞在牙齿缺损的部位(比如龋坏的牙洞里),且难以清除。

  牙龈退缩:牙龈退缩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背后可能隐藏着牙周炎的风险。一旦口腔卫生不良,牙结石堆积在牙齿颈部和牙龈之间,会持续压迫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和退缩。长此以往,牙龈跟着牙槽骨进一步萎缩。

  此外,机械力的持续创伤也会导致牙龈退缩。比如塞牙之后使用坚硬的竹制牙签挑嵌塞的食物,使用过硬刷毛的牙刷用力刷牙,都可能给牙龈造成损伤,造成牙龈退缩。

  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性退化,也是牙龈退缩的推手,但这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

  牙齿移动:当牙周炎进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导致牙齿松动,最终牙齿的位置还会发生移动,这也会让原本的牙缝越变越大。

  02

  频繁塞牙,还有救吗?

  经常塞牙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1、口腔不适:牙龈肿痛不适,甚至发炎影响正常的咀嚼和说话。

  2、口臭:食物残渣在牙缝中发酵,产生不良气味。

  3、牙周病:长期的食物嵌塞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牙周炎症。

  4、龋齿:食物残渣中的糖分被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形成龋洞。

  当牙齿硬组织本身出现了缺损进而出现了牙缝,是可以通过补牙、做嵌体、牙冠修复体来掩盖的。缺损小的可以直接用树脂补牙,缺损较大的还可以通过嵌体、牙冠修复体等进行修复治疗。

  

  如果是因为牙周炎、创伤刺激等导致的牙龈退缩,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做牙周基础治疗加上牙周手术来修复。但是当全口牙已经出现不可逆的牙周炎的状况下,多数牙齿之间都出现了大牙缝后,想恢复原本的紧密排列临床上是非常难实现的。

  因此,预防塞牙、预防大牙缝的出现比治疗重要得多,也简单得多。

  03

  怎么预防塞牙?

  1、日常应该注重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善用牙缝刷、牙线、冲牙器等工具来清洁牙缝,一旦自觉有塞牙,应及时清理,防止长期嵌塞引起龋坏。

  2、如果有些部位反复塞牙,记得不要用硬质牙签,以免损伤局部的牙龈,造成更大的创伤性牙龈退缩,而应及时求助专业口腔医生。

  

  3、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齿排列不齐、牙龈萎缩等问题,是预防的最好手段。

  4、合理饮食,减少高纤维和硬质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磨损牙齿。

  近期热门视频

作者: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