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常见食物,吃下没多久血管就“变硬”
央视财经  2小时前

  

  软糯油润的红烧肉、酥脆爆汁的炸鸡、香甜绵密的奶油蛋糕……高脂食物的诱惑让人难以抵挡。

  近日,英国《营养生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即使是健康人群,一顿高脂餐下肚后4小时,血管硬度就会增加。

  

  高脂饮食,4小时就伤血管

  一项研究发现,一顿高脂餐会使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飙升,并削弱血管功能。年轻组和老年组的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从0.88毫摩尔/升和1.39毫摩尔/升,飙升至2.26毫摩尔/升和2.92毫摩尔/升。

  此外,新研究还发现,吃高脂餐后,大脑的脉动指数增加(表明动脉更硬),这一点在老年参试者中表现尤其明显。

  为什么一顿“高脂”伤害就这么大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博士陈梦婷表示,高脂食物会在短时间内推高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同时导致胰岛素激增,这些变化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内皮受损后,体内会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物质,最终导致血管功能下降、脑血流调控失常。原本有弹性的血管壁变得僵硬,导致血管的舒张能力下降,心脏和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更严重的是,大脑的自动调节机制也会失效,动脉血流异常,可能导致脑细胞暂时缺氧或受损,从而增加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特别提醒老年人,血管本身可能已经老化,大脑的基础血流减少,血管弹性降低。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因一次高脂大餐而出现意外。

  

  如何“避开”高脂饮食

  在营养学上,当膳食中脂肪提供的热量超过每日总热量摄入的30%,便可视为高脂饮食。

  养成看标签的习惯

  尤其关注“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

  少吃肥瘦相间的肉

  如五花肉、肥牛等,可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去皮鸡肉、鱼虾肉、里脊肉(猪肉、牛肉),可多吃深海鱼类。

  注意食材的处理

  如去除肉眼可见的肥膘、给禽肉去皮、喝汤前撇去浮油等。

  采用健康烹饪法

  尽量减少煎、烤、炸等高油的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法。用醋、柠檬汁等替代部分高脂酱料。

  

  在外就餐,少点油炸、红烧、干煸、干锅类的菜肴,少喝奶白色的浓汤。

  在此基础上,多吃些全谷杂粮、蔬菜等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食物。

  近期热门视频

作者: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