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前夕,北京北站地下接驳空间全面焕新,北京南站北环路新增的社会车辆落客区正式启用,便捷旅客出行。
北京北站
升级立体引导系统
历时两个月,北京北站地区负二层空间优化提升工程全面完工,重点解决旅客反映较多的环境、设施、引导等方面问题。其中,围绕服务出租车及网约车师傅,解决司机群体对休憩、如厕、用餐、手机充电、饮水、健康等基础服务的需求,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北京北站地区管理办公室重点打造建设“的士之家”服务专区。
“的士之家”位于北京北站负二层出租车调度站候车区东侧,设有就餐区(吧台式、手机充电设施)、阅读区、健康区、饮水区、自助售卖区、洗漱区、如厕区等功能分区,配备桌椅、饮水机、空调、充电设备等设施,还增配了血压仪及AED等急救设备。
此次优化提升,对负二层整体环境进行了优化,过去略显破旧的白色护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清新养眼的花箱。柱面及墙面全部翻新,采用“白底绿腰线”的清新配色,配上醒目清晰的出行提示。照明系统也升级为高亮度节能LED灯具,彻底告别以往陈旧暗淡的空间环境。
此外,针对以往旅客反映的“找路难、易迷路”问题,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对引导系统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构建“地面—墙面—空中”三级立体引导系统——低头看,地面有三色彩虹地贴,跟着颜色走;平视看,墙面上有清晰的指示牌;抬头看,出站口有大型引导标识。
北京南站
北环路社会车辆落客区启用
9月28日5时,北京南站北环路新增的社会车辆落客区正式启用,设置2条社会车辆“即停即走”落客车道,可直达北进站口。该措施试运行至10月31日,将有效分担北京南站东、西落客平台送站压力。
记者从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获悉,近年来,随着市民旅客出行方式转变,北京南站地区出租车、网约车及私家车接驳占比已超45%,高峰日站区送站车辆可达4.5万辆次,周边交通承载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北京南站地区原有三个社会车辆落客点,主要是二层东、西落客平台以及今年5月新开通的西北落客区。但在客流高峰时段,尤其是节假日,前往二层落客平台送站的车辆经常排起长龙,车流缓行甚至溢出至周边主干道,加剧了区域拥堵,严重影响旅客出行体验。
为破解这一难题,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协同铁路、丰台区、交管等部门,经过多轮现场踏勘、数据分析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开辟“多点停靠”落客区来分散车流、疏解堵点的方案。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租车蓄车道位于北广场道路内侧,与其他车道之间设置了连续的花箱式隔离护栏。在道路外侧施划了2条社会车辆落客车道,并在路边设置了“落客区,即停即走”提示牌,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可从南站幸福路经由南站北环路直接到北京南站北进站口落客,真正实现了“落客即进站”。
目前,南站北环路落客区已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以及滴滴网约车用户端上线,旅客搜索目的地“北京南站”,即可清晰看到“北进站口”的导航点位。
为匹配北广场新增的落客功能,避免旅客下车后进站安检排队拥堵,铁路北京南站同步对北进出站口进行了扩容改造,腾退了部分商业用房,新增了1条安检通道和4条检票通道,设置了1条独立的出站通道,北进出站口的整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通行效率提升约50%,实现了“快停快走”与“快检快进”的无缝衔接。
更多消息
北京晚报(ID:wxbjwb)记者 孙宏阳【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张力
编辑:王天淇
作者: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