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约评论员 章润
11月1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中流传:一女生在校门口购买流动摊贩的淀粉肠后,一名身穿马甲的男性工作人员强行收走她的电动车钥匙和家门钥匙。该工作人员态度强硬,声称“看我给不给你”,女生当场急哭并哀求归还钥匙。
2日晚,山西大同市第四中学校就此事发布通报表示,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第一时间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后续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依规处理。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这个视频让人看得揪心,因为视频中呈现出一种恃强凌弱的“欺负人”场面:一名成年男性对一位女中学生采取了明显失当的惩罚方式。女生只是买了一根淀粉肠,却被当众收走钥匙,任女生苦苦哀求才归还,这种做法近乎羞辱。
不明白这位工作人员到底有什么权力收走女生的钥匙?无论该校的校规如何,学校都没有剥夺个人财产的权力。如果家门钥匙被不当使用,女生回家之后遭遇安全风险,这位工作人员能否承担得起责任?
所以,如果女生违反了校规,可以批评教育也可以告知家长,独独不该受到“没收钥匙”等刁难。在一所以教书育人为目标的学校里,工作人员更不应该展现出粗暴、失控、专横的一面。
大家更想不明白的是,女生在校门口买了一根淀粉肠而已,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
对此,该校校领导接受采访时称:“学校也是进行正常的管理,校外的流动商贩的食品质量有时无法保证。”言下之意是担心学生健康,不得不使出雷霆手段。关心食品安全没有错,很多地方确实也有诸如“二百米范围内不得摆摊卖食品”的规定,但学校并不具备市场管理职能,更无理由“管不了商贩管学生”。另外,就算校外的食物不干净,自然也会有食安部门的介入,没必要为难一位女生。
一些学校对校外食物“严防死守”的案例并不罕见。最近海南一中学保安将学生外卖扔进花坛,学校的解释是“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同样在不久前,辽宁一大学食堂供应商人员不让学生点外卖,将外卖没收并表示会扔掉;今年9月,四川一高校也发生了学校保安将学生外卖扔垃圾箱的事件。
除了校方一刀切的管理,保安等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这起淀粉肠事件,恐怕只是学校自查还不够,相关部门也应该介入,毕竟当事女生无论如何也没理由被如此粗暴对待。
学校也应该有所反思,动辄对校外食物“大动干戈”,不仅令学生不满,也极容易引发舆情。要真想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还是应该从改善食堂质量、丰富食堂口味着手,而不是“扔外卖”“抢钥匙”。
本期编辑 邢潭
作者: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