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永远不要在琐事上消耗自己
人民日报  5小时前

  

  1

  琐事拖着不做

  为何“痛感”更强?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想退货的快递,今天拖明天,拖了好几天都没有寄出;想整理下手机里的照片,直到内存不足也尚未开始……

  如同肌肉会疲劳,人的精力也会因过度思虑而产生损耗。这些生活中的琐事,看似无关紧要,却会在你每一次的犹豫和纠结中消磨精力。等到你回过神来,内心已是疲惫不堪。

  可能你会觉得,小事而已,拖延一下没什么大不了。其实,无数的小事堆积起来,会让你逐渐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消耗你的“心气儿”。

  2

  不是每件琐事

  都需要耿耿于怀

  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假如把心思平均地放在每一件琐事上,只会在无关紧要的纠结里打转,很难再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真正重要的事情。

  那些活得通透的人,从不会在琐事上与自己较劲。他们懂得分清生活的主次,明白哪些事情应该全力以赴,哪些事情只需淡然处之。

  从现在起,不妨试着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标清主次,合理分配一天的“时间额度”,抓大放小,才能腾出心思处理好真正重要的事情。

  3

  处理琐事的关键

  在于“速战速决”

  琐事处理起来并不难,关键在于“速战速决”。当你动手去做就会发现,像寄快递、换灯泡这些小事,不过三五分钟就能解决。

  与其让无谓的拖延损耗精力,不如遇到问题就马上行动,尽快解决让你感到别扭的日常琐事,把节省下来的精力用来提升自己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养成随手做小事的习惯,不仅能让我们渐渐获得“生活尽在掌握”的信心,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让自己始终维持“能量在线”的状态。

  4

  人的精力有限

  学会掌握节奏

  人的精力有限,忧虑过多,快乐就会变少。当你感到精力不足,能量不高的时候,千万不要硬撑,你可以为自己按下“暂停键”。

  起身下楼散个步、遛个弯,或者去看场电影、洗个热水澡,再或者在周末来个短途旅行,去郊外亲近大自然。学会适时放松,及时自我调整,能让积攒的疲惫悄然散去,状态随之恢复。

  当身心疲劳得到缓解,生活就会更从容。再次面对生活中的琐事,就能更清楚地分清轻重缓急,也更容易在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收获发自内心的快乐。

  来源:人民日报夜读,综合夜听、科普中国等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方梓祎,实习生:徐璟

作者: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