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揪出“私车公养”猫腻,菏泽63人被处理
山东头条news  2小时前

  “该单位大部分车辆都是日间集中一起加油,但这几条加油信息都是在夜间单独出现,需要重点关注。”近期,菏泽市纪委监委利用监督贯通应用平台,对某单位的加油记录进行数据比对时,几条信息引起察访人员关注。

  菏泽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随即成立察访工作组,进一步查证,发现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后勤科两位副科长利用工作便利,长期违规使用单位加油卡为其个人车辆加油,最终二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所得予以收缴,并进行了通报曝光。

  以此为切入口,菏泽市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在监督贯通应用大数据平台上开发“私车公养”数据分析模型,探索私车公养问题筛查数字机制,通过整合公车GPS定位、公安天眼、公务加油卡信息管理系统等资源,建立与公安等部门单位的联动机制,定期提取相关数据,强化数据监督,严查“车轮上的腐败”。去年以来查处公车类问题线索49起,处理63人。

  面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日趋隐蔽化、变异化的新特点,菏泽市纪委监委近年来积极树立大数据监督思维,将其作为提升日常监督质效的新引擎。菏泽市纪委监委聚焦“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广泛收集不同部门的业务数据,以业务需求驱动数据建模,动态开发并完善了涵盖加油卡、津补贴、酒驾醉驾等多个应用场景的监督模型。这些模型能够对潜在“四风”问题进行自动匹配、智能梳理和深度分析,有效提升了问题线索发现的精准度。

  “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是提升监督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菏泽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笑言介绍,监督贯通应用平台具备海量数据分析与精准发现问题功能,通过数据治理、碰撞比对、层层筛选,能够快速锁定异常信息。去年以来,菏泽市依托该平台,主动收集各部门数据信息11.2万条,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块,累计比对筛选出可疑问题3587个。

  为将数据线索转化为执纪成果,菏泽市纪委监委创新采用“异常数据+实地核查”工作模式。针对系统筛查出的疑点,联合财政、商务、税务等职能部门组成专项督查组,深入相关单位、酒店、农家乐等重点场所,通过实地察访、调阅凭证、个别谈话等方式,与数据比对结论相互印证,深挖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吃公函”等顽固性“四风”问题。去年以来,该市共查处“四风”问题2636起,处理3851人,持续释放执纪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有力遏制了“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山东头条news(ID:CNS-SD)综合菏泽日报、东岳客

  编辑:陈宛婷

作者:山东头条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