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东部时间4日午夜,据白宫官网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36天,打破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停摆”35天的历史纪录,成为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美国从11月2日凌晨2点开始结束夏令时,时钟拨慢一小时。)
因共和、民主两党在医保等相关福利支出方面存在分歧,美国国会参议院未能在9月30日上一财年结束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美东时间10月1日零时起,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次“停摆”。截至11月4日,临时拨款法案在参议院已14次被否决。

△美国国会大厦(资料图)
受此轮美国政府“停摆”影响,美国民航、食品、医疗等领域面临持续压力。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前表示,根据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时间的长短,预计今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化增长率将下降1至2个百分点,估计“将有70亿至140亿美元经济产出损失无法恢复”。
新闻链接:美国联邦政府历次长时间“停摆”
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停摆”机制确立至今,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经常出于各种原因在联邦政府拨款问题上争执不下,共发生十余次联邦政府“停摆”。戳视频,回顾一下此前发生的几次长时间“停摆”↓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根据其司法部长的法律意见,正式奠定了现代意义上联邦政府“停摆”的规则。该意见明确,在预算资金缺位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各机构必须停止“非必要”运作。随后,由于民主、共和两党出于各自利益在联邦政府拨款问题上多次展开博弈与斗争,并因而多次导致联邦拨款法案无法及时在最后期限前得到通过,联邦政府随之“停摆”。

迄今为止,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出现10余次“停摆”,持续1天到数十天不等。在今年以前,历时最长的“停摆”,发生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当时,民主党方面拒绝为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美墨边境墙项目拨款,两党在移民问题上争论不休,导致联邦政府“停摆”35天。最终,特朗普于2019年1月25日签署一项不含边境墙项目的临时拨款法案,从而结束了此次停摆。

另外,美国联邦政府还曾在1995年12月到1996年1月间部分“停摆”长达20余天。此次“停摆”是因为当时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与时任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在预算平衡问题上产生矛盾。克林顿于1996年1月6日签署法案,使政府恢复运作。
近期热门视频
作者:央视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