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如何畅玩成都?
“咚咚”鼓点里,“新地标”东华里的“首店”们先声夺人,而从宽窄巷子的烟火气到博物馆的文化“大餐”和舞台上的光影流转,40余场文旅促消费活动准备好做市民游客的“源城”向导。
记者注意到,乘着一季度文旅消费热力全开之势,二季度以来,“首发”、围绕节假日的消费新业态和特色场景,以及类似“跟着演出去旅行”的新兴生活方式,正越来越成为来成都、耍青羊的N个理由。
东华里的“首店”们 “五一”来成都新理由
脚下的石板地砖,雕刻了“玄武”“毕方”等上古神兽造像,身旁的亭台楼阁,融合唐宋风格和仙侠想象;步入城门深处,不时还有古风NPC热情互动,带来 “一步一景”的沉浸式体验……“五一”假期前,东华里沉浸式商业街区已人头攒动,“咚咚”鼓声里舞狮正劲,市民游客纷纷掏出手机定格美妙瞬间。
占地5500余平米的东华里,通过“建筑可阅读、场景可穿越、文化可品尝”的三大创新体验,为市民和游客呈现“可逛、可玩、可品”的文化盛宴。
当天,“中华老字号”南翔馒头店西南首店亮相——这也是该品牌西南地区旗舰店。豫园股份合伙人、豫园文化饮食集团联席总裁杨炯表示,选择青羊一方面源于成都巨大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则是东华里与品牌调性相契合。
首发东华里的不止南翔馒头店:致力打造成都精品川菜的高端私房菜“蜀锦台”成都首店,集戏曲表演、文化展览、茶艺鉴赏和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会馆“东方仙苑”成都首店,蜀大侠旗下茶食品牌“杨麻辣茶馆串串”西南首店,由川菜大师、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卢朝华及其弟子打造的非遗小吃集合“蜀游记”成都首店……
不久前,《成都市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提出要全方位优化首发经济发展生态。在青羊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首字招牌”是提振消费、繁荣市场的重要引擎。
消费新业态、特色场景 “耍成都”的新向导
东华里的“前奏”声里,“文潮青羊·惠游五一”系列活动已安排上。
“缤纷MAY好生活节”在“城市会客厅”宽窄巷子拉开;文殊坊街区加入“春启万象·文殊纳福”五一潮玩活动,沉浸式体验非遗消费场景;唐风舞台剧、亲子研学、古风市集……“杜甫草堂文化”在蓝润摩里中心弥漫。
5月2日-3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乐和长歌》将在四川大剧院上演;国潮钜秀《花重锦官城》假期不打烊,该剧自2022年上演以来已吸引数万观众打卡。此外,聚集了成都中心城区70%以上文博资源的青羊,为“五一”准备了20余场高品质文博活动,比如杜甫草堂里,“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吹来1000多年前的风。
“五一”的精彩其实早有谋划。今年年初青羊区方面曾表示,要围绕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组织各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开展相关特色节日活动,支持开展踏青看花、消暑度夏、登高赏秋、冰雪旅游等主题活动,推出以赏景、餐饮、户外等为代表的“四季+”消费新业态。“场景”则备受关注——青羊区提出,在特色消费场景打造上,将支持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商贸企业打造品牌活动、发展首发经济、创新融合消费。
消费新业态、特色场景正成为来青羊的更多理由。一个可参考的数据是,清明“小长假”期间,青羊区共计接待游客91.99万人次,同比增长3.72%,实现旅游收入10.018亿元。
新兴生活方式 “立园满园”的新抓手
“五一”假期后,定档5月17日-18日2025成都草莓音乐节将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办。今年是成都草莓音乐节与非遗博览园的十年之约,在票务平台“大麦”想看群体近十万人次。就在不久前,首次登陆成都的One Love Festival音乐节已在非遗博览园上演,被认为打响了2025年青羊区首场音乐节“开门红”。
“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在摩登天空创始人、CEO沈黎晖看来,这种趋势正重构城市文旅消费的流量地图。资料显示,2021年以来非遗博览园累计举办各类音乐节等活动超40+场,擦亮青羊非遗音乐节品牌的同时,也持续刷新着成都户外音乐节的想象力。
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与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打造成都顶级文创新地标与潮流消费的新高地,非遗园区将整合国内外一大批优质文创IP及资源,打造可容纳3万人的大型演唱会、亚洲最大的Livehouse以及XR中心,还将落地亚洲首个国际票务中心——成都国际非遗创意产业园成为青羊区少城国际文创谷培优“园中园”的重要抓手。
更多场景已在布局。在《少城国际文创谷“立园满园”行动计划》中,青羊区表示,到2025年,“文创谷”打造文商旅新消费场景10个,主攻产业方向企业年总营收达到240亿元;到2029年,打造文商旅新消费场景40个,主攻产业方向企业年总营收达到400亿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亿级文创园区。
红星新闻记者 彭亮
图据青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