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公布!成都又获1项国家数据领域试点
成都日报锦观客户端  7小时前

  记者7月13日获悉,近日,国家数据局官网发布了《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公示》,经各地数据管理部门、中央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第三方评审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国家数据局遴选出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共63个,其中,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方向13个、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方向22个、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方向28个。成都数据集团代表成都申报的“成都市城市可信数据空间项目”成功入选全国13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方向试点。

  

  ▲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

  这是继全国首批数据标注基地、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数场、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算力设施安全)、向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物流数据开放互联五大先行先试任务之后,成都市承担的又一项国家数据领域创新试点任务,有利于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为国家数据事业贡献成都智慧。

  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2024年11月,国家数据局出台了《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连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

  此次国家数据局组织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正是落实《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重要举措。

  此次试点工作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5年4月,为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此次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重点面向应用需求旺盛、发展基础良好、经济社会价值高、示范带动力强的领域,组织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通过两年试点培育,形成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安全可信流通、数据要素价值共创、数据制度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探索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新路径,积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运营经验,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此次试点工作成都市具有哪些优势?

  法规政策优势。记者了解到,市发展改革委(市数据局)系统谋划可信数据空间建设,2024年5月《成都市数据条例》对“深化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应用”作出规定,2024年12月《成都市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方案》对“打造可信赖的数据流通环境”作出部署,正在修订的《成都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提出“支持利用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融合应用”,这些法规政策为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实践探索优势。成都市是全国最早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城市,在国内首创“管住一级,放活二级”数据开发利用模式,通过安全域与可信域的分段构建和分级管理,形成数据空间的架构雏形,有效支撑了公共数据授权和产品开发运营。成都数据集团作为实施主体,自主研发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并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建“可信数据空间联合实验室”,打造形成“蓉数公园”可信数据空间实验室,集聚头部企业开展技术验证,在数据产品开发、场景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实操经验。

  持续发展优势。成都市依托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实践经验,积极推进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融合应用,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提出了从“规则、资源、生态、技术”四个维度,系统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的架构体系,重点围绕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三大领域设计数据资源应用赋能场景,通过组建产业生态联盟,为数据供给方、数据使用方、数据服务方构建可信协作环境,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工作格局,这种顶层设计与生态培育相结合的推进机制,为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艳玲 截图来源 国家数据局官网 责任编辑 刘春春 编辑 王钟婧玥 审核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