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苏杭
7月13日,珙县实验小学的篮球馆内,一场计划外的“村BA”暖心上演——广元队球员刻意放慢防守脚步,甚至轻托小球员完成上篮。这场因小球迷心愿临时加赛的“放水”之战,没有违规的争议,只有打破框架的温情,恰是四川“村BA”最动人的精神注脚。
小球员在托举下“上篮”。图片源于网络。
专业底色从未缺席:2024年崇州总决赛用国家级裁判、标准化赛制筑牢公平根基。但规矩之外,温情常在。2025年珙县总决赛,组委会临时加塞圆小球迷“同场梦”,大球员“放水”让孩子体验进球的狂喜,正如领队所说:“篮球的快乐该在分享中传递。”
四川省第三届“村BA”现场。珙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三届四川“村BA”,从川东北到川南,从成都平原到攀西高原,赛场在变,球队在迭代,面孔在更新。不变的,是这种打破年龄、职业、身份界限的全民共融。在“村BA”,篮球成了代际对话、跨界交流的桥梁。
正赛中球员激烈对抗,临时加赛中球员与小学生“玩在一起”,省内外球员的“切磋”互动,相互勾连,重塑了乡村社会的横向联结。
赛事早已超越竞技。华蓥市篮球赛把冠军奖金捐给贫困生,球迷投票定资助名单;珙县苗族同胞自发组芦笙队助威,青川村民义务做后勤,人人都是参与者。
真正的体育精神,从不在刻板规则里僵化,而是在规矩与人性的张力中生长,在土地与星空的对望中绽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