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德生物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
近日,成都佩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佩德生物”)宣布,已与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典制药”)达成一款痤疮治疗多肽新药JIJ02凝胶(原PD-DP-008凝胶)转让协议,总交易金额为9000万元。
根据双方协议,九典制药将获得JIJ02凝胶的全部已开发成果及相应知识产权,取得在全球进一步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
记者了解到,JIJ02凝胶是一款1.1类创新多肽药物,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型药品上市。
来源于青蛙皮肤分泌物
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
新药技术转让涉及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专利等,是新药研发成果的重要体现。佩德生物副总经理王文智告诉记者,JIJ02凝胶是佩德生物针对皮肤寻常痤疮适应症研发的一款1.1类创新多肽药物。该药物活性成分来源于青蛙皮肤分泌物中的天然多肽,经佩德生物研发团队精心设计与改良后研制成药。
“青蛙这一类两栖动物主要生活在水陆交界带,闷热潮湿,会滋养很多细菌、真菌、线虫等。”王文智介绍,青蛙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皮肤就会分泌抗菌肽,也就是人们所看到的黏液,用以消灭皮肤上的细菌、真菌等物质。而这样的机制正好适用于研发痤疮治疗药物,其药理是利用动物的这种保护机制来杀灭皮肤细菌。
据介绍,JIJ02凝胶通过与痤疮丙酸痤疮杆菌的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进而损伤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使细菌胞内遗传物质核酸泄露导致细菌无法存活,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进而达到抗菌的目的。
JIJ02凝胶也是佩德生物2022年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来主攻的一款药,于2024年底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许可,进入I期临床试验。“它的成效机制特别明确,在临床试验阶段所需要的资金预计比肿瘤治疗药物等其他管线更少,并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细菌感染病症,因此我们一直在大力推进。”佩德生物负责新药研发的负责人说。
已构建10余个
候选多肽管线
据介绍,JIJ02凝胶对耐药的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及安全性更优的潜在优势,且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型药品上市。完成此次转让之后,JIJ02凝胶的临床试验将继续进行。
此次合作的达成,也显示出JIJ02凝胶的前景获得市场认可,那么多肽类药物有何特点和优势?对此,王文智进行了解答:“比如人类在被有毒动物叮咬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这其实就是一种活性的体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改造利用,往药物研发的方向发展。”他表示,提取有毒动物体内所含的活性多肽物质研发成药,已有多个成功案例。
据介绍,有毒动物(如蟾蜍、胡蜂、蜈蚣、蝎子、水蛭、毒蛇等)历经上亿年自然进化选择,其体内动物毒液蕴含着高功能性多肽毒素资源,具有高活力、高结构多样性、高药物命中率、高未开发比例等特点,是新药开发极其珍贵的分子来源。
不过,传统的有毒动物活性成分研究方法效率低、流程长,导致研究进展缓慢。以艾塞那肽为例,它从希拉毒蜥的毒液中提取而出,经过数十年长期研究后才获得了活性分子,并最终演变成了司美格鲁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因此,佩德生物利用多组学融合技术,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超百万种天然序列的亿级动物毒素天然多肽库,利用“高通量+云计算”筛选平台和AI技术,建立多肽智算设计平台和多肽活性验证改造平台,成功开发出高活性、高特异性、高稳定性的多肽候选药物,目前已构建10余个候选多肽管线,涉及感染、神经性疼痛、呼吸系统等疾病领域。
将继续挖掘
高价值多肽创新分子
“JIJ02凝胶的研发,离不开佩德生物亿级动物毒素天然多肽库技术的支撑。”董事长容明强表示,此次转让是公司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据介绍,得益于亿级动物毒素天然多肽库提供的支撑,除已转让的JIJ02凝胶外,佩德生物还手握不少高价值在研管线。例如一种源于天然肽库中的全新分子,通过鼻腔给药能够抑制神经系统中的钙电流,显示出对三叉神经痛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的炎性痛。
此外还有一种全新结构的天然多肽分子,通过与新型作用靶点的特异性结合,有望成为安全有效的抗血栓药物。
容明强介绍,多肽药物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占比不足5%,发展空间非常大。未来,佩德生物将继续挖掘高价值多肽创新分子,为区域创新药管线交易添砖加瓦。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