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昨天迎来重大节点。全球最大“华龙一号”基地——漳州核电的2号机组启动装料,预计今年四季度投产发电。而该机组的“心脏”——核反应堆由在川科研院所研发和设计。
随着全新的核燃料组件装入反应堆压力容器,“华龙一号”漳州核电2号机组正式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为后续机组临界、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的“心脏”——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是由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批量化总设计师 崔怀明:核动力院承担并负责的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进行了20余项重大改进,采纳经验反馈300余条。其中,反应堆功率提升了4.4%,也就是一年多发4.4亿度电;燃料管理策略改进,延长了循环长度,提高了机组可利用率。
此外,在“华龙一号”漳州核电基地,核动力院自主研发的安全级DCS龙鳞系统、棒控棒位系统、堆外核测系统和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监督探测器也得到了首次应用。接下来,他们还将进一步优化完善设计,加快推进“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规模化应用。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批量化总设计师 崔怀明:(我们)持续提升“华龙一号”的安全性、经济性、运行可靠性、运行灵活性、环境友好性以及先进性,不断擦亮“国家名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和中国核能“走出去”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