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思源实验学校积极响应教育发展号召,全方位启动“壮苗”行动,以一系列创新且扎实的举措,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构建健康防护网
在永平县思源实验学校,每一寸时光都被赋予守护健康的意义。学校精心构建阳光体育时间轴,将课间15分钟打造成学生释放活力的能量加油站,孩子们可以在走廊、操场短暂活动,放松身心;30分钟大课间则成为活力补给站,校园里到处是跃动的身影;40分钟体育课堂更是技能训练营,专业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学习各项运动技能。
与此同时,学校强化“护眼+健体”组合机制。每日上下午各5分钟的眼保健操雷打不动,配合2小时综合运动,形成“动静结合”的健康防护网。七年级学生小李开心地说:“以前课间总是坐着,现在能出去活动,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眼睛也不那么累了。”
寓教于乐展风采
走进校园,“地面运动智慧园”让人眼前一亮。学校将传统游戏与学科知识巧妙融合,精心设计了“二十四节气跳格”“拼音字母闯关”“折线障碍跑”等15个主题游戏区。这些游戏区如同缤纷拼图,铺满校园各个角落。
下课铃一响,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走出教室,奔向操场。在“二十四节气跳格”游戏中,孩子们一边跳跃,一边背诵节气知识;“拼音字母闯关”则让孩子们在奔跑中巩固拼音学习。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不仅享受了体育锻炼的乐趣,增强了体质,还在潜移默化中锤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赛事点燃运动热情
每天12:40-13:20,校园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运动主题乐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学校安排了分层运动项目:低年级开展趣味跳绳,中年级进行球类基础训练,高年级组织竞技比赛。足球场、篮球场、环形跑道分时分区高效利用,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运动的气息。
每月举办的“阳光杯”赛事更是将运动热情推向高潮。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已累计开展3次校园“阳光杯”室外活动项目比赛。赛场上,同学们奋力拼搏,为班级荣誉而战;赛场外,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这些赛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多元发展强体魄
在课程设置方面,永平县思源实验学校构建了“基础+特色”课程体系。学校严格按照要求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其中足球、篮球专项课更是致力于实现“一生一技能”的目标。同时,学校还开设了“趣味田径”“灵动排球”“魅力啦啦操”“快乐足球”等多元拓展课程群。
在“魅力啦啦操”课程中,学生们随着动感的音乐,跳出青春的活力;“快乐足球”课程上,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尽情奔跑,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丰富多样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充分体验到不同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
“体育自助超市”显成效
每天16:45-17:45,课后服务时段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黄金档。学校开放“体育自助超市”,提供五大类体育社团供学生选择,并有专业教师驻点指导。通过“1+N”培养模式,确保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终身受用的运动技能。
在武术社团,学生们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羽毛球社团里,同学们挥拍击球,身姿矫健。这些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平台,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永平县思源实验学校的“壮苗行动”,从时间规划到课程设置,从课间活动到课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学校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爱与责任。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不断丰富“壮苗行动”的内涵与形式,以“壮苗行动”浇灌希望之花,为培养新时代阳光少年贡献更多力量。
云南网记者 彭锡 通讯员 马维娅 张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