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道时评丨潍坊以文明乡风铸就乡村振兴“精神脊梁”
新黄河  8小时前

当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巷旧貌焕新颜,当红白理事会为婚丧嫁娶立起新风标杆,当文明低碳祭扫打破陈俗旧规……潍坊正以一场静水深流的文明变革,破解乡村振兴的核心密码,正以文化赋能破题、以系统治理筑基,将移风易俗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移风易俗不再是简单的“破旧立新”,而是一场从陈规陋习向现代文明的“破茧成蝶”,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对话、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共生的文明重塑。

以文化赋能,在传统土壤中培育现代文明之花。潍坊的移风易俗实践既深植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以创新之姿绽放时代光彩。为让文明乡风“飞入寻常百姓家”,潍坊构建起“线上+线下”的立体传播网络,线上,依托新媒体平台让文明新风搭上“数字快车”;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化身文明讲堂,让文明火种在基层点燃。

遍布乡村的手绘文化墙,则以鲜活的视觉语言传递移风易俗理念,成为群众驻足即学的“文明课堂”。潍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明风尚,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拥抱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

以文明铸魂,让文明软实力锻造发展硬支撑。文明看似无形,却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移风易俗绝非表面文章,其深层价值在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培育的不仅是社会风气,更是发展的内生动力。潍坊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熔铸成乡村振兴的“软黄金”,让精神文明建设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

在潍坊的创新实践中,“美德积分超市”给出了生动答案,当文明行为被量化为可兑换的“美德积分”,当人民用日常积累的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文明便不再是落于纸面的倡导,而是柴米油盐的具象激励。这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更使文明实践成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密钥”。

以体系固本,深耕移风易俗的长效治理模式。移风易俗不是一蹴而就的运动式治理,而是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潍坊将制度建设作为关键抓手,着力构筑起移风易俗的长效治理体系,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文明新风扎根乡土。

潍坊以规范立导向,不断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让移风易俗长久见效。此外,潍坊还进一步打造“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调动多方力量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将乡风文明吹进千家万户。如今,文明新风正以稳健而持久的力量,拂过城乡的每一寸土地,悄然融入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

文明重塑不是对传统的割裂,而是对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丰裕,更需要精神丰盈。唯有让文明的种子在乡土中深深扎根,方能收获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绘就一幅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而在潍坊,移风易俗终将化作滋润乡村的文明春雨,浸润每一寸土地,让乡村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出崇德向善的时代气质。

新黄河客户端:李婉清

编辑:李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