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标”到“治本”,潍坊寒亭启动易积水路段提升工程
新黄河  8小时前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潍坊市寒亭区全面启动城区易积水路段提升改造工程,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从“应急抢险”到“源头治理”,切实保障汛期出行安全。

聚焦痛点:重点路段集中攻坚

搅拌混凝土、垒砌排水沟、夯实回填料……在民主街渤海路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挥汗如雨,整治工程快速推进。据悉,民主街(渤海路—志远路)长约600余米,此次改造将采用连接雨水管、扩大管径、增设雨水箅子等综合措施,从根源上破解积水难题。“改造完成后,附近1300余户居民将体验到雨天畅通的变化。”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今年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寒亭区易积水路段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面铺开,目前,盛泰街易积水路段改造已率先完工。盛泰街西起北海路,东至渤海北路,全长2100余米。改造前,每逢大雨,该路段便严重积水,给周边带来极大不便。改造后,在最近多次降雨考验中,该路段始终保持道路畅通。与此同时,志远路民主街易积水路段也在紧锣密鼓开展现场勘察和施工筹备。

科技赋能:勘察设计精准施策

易积水点的成因各有不同,唯有精准“把脉”“对症”开方才能彻底消除积水隐患。此次改造工程,寒亭区针对历年汛期积水严重的路段实施精准治理,将新增排水管网400余米。工程实施前,组织专业勘查队伍运用潜望镜、管道机器人检测等先进技术,对地下管网进行“体检式”排查,精准定位淤堵点和排水瓶颈。

此外,为给工程提供科学支撑,寒亭区引入大数据分析,通过整合历史降雨数据、地形高程信息和管网布局,构建动态排水模型,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积水风险区域,从而优化改造方案。例如,在民主街路段,模型显示原有管网排水能力不足,设计院据此调整管径并增设连接管,确保雨水快速排放。这一系列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治理的精准性和效率,还为后续城市防汛工作积累了宝贵的数据经验,真正实现了从“经验治理”到“智慧治理”的跨越。

民生为本:兼顾效率与便民

随着改造项目的陆续施工,城区道路迎来交通运行“阵痛期”。为缩短和减少影响,寒亭区实施“分段作业、错峰施工”的保通促畅方案。针对交通要道,设置临时导行标志,确保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有序。“我们测算过,每个作业面仅占用2个车道,较传统全封闭施工减少60%交通影响。”寒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

针对沿街商户和居民,寒亭区还专门设立服务热线,实时响应施工期间各类诉求。截至目前,已成功处理各类诉求12件,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

易积水点整治是完善城市内涝治理体系,提升城市防汛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一批易积水点完成整治,寒亭城区道路积水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城市防汛排涝能力也会大大提升,更多市民将告别“雨天蹚水”的困扰,感受“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的城市温度。

编辑:李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