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潍坊寿光的“85后”新农人孟祥佳正是如此。从“建材商”到“新农人”,从“梦想家”到“实干家”,他用7年时间,带领乡亲们蹚出了一条年营业额2亿元的共富路。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寿光小伙孟祥佳发现,寿光农村仍有不少蔬菜种植户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种植缺乏统一标准、农产品销路不稳定、没有品牌定位让他们在蔬菜销售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少菜农收入堪忧。
察觉这一情况后,孟祥佳毅然离开了从业多年的建材批发行业,召集同学朋友一起投身家乡创业,很快成立了寿光市祥佳果蔬专业合作社。创业之初,国际贸易专业出身的孟祥佳没有面临销路上的困扰,却发现了横亘在自己和农户之间的最大矛盾——“不信任”。
“留学有什么用,不还是要回来卖菜吗”“这么年轻,估计不懂种植也不懂销售”的声声质疑没让他打退堂鼓,反而把他心里的一股劲儿憋得更旺。
“农户觉得我们年轻,不懂销售也不懂种植,不放心把菜交给我们,当时经常是客户要货了我们还没收齐,”孟祥佳告诉记者,起初因为缺少感情基础和合作基础,乡亲们并不信任他们,直到他在门口挂起“现金交易,一把一落”的标语,事情才出现了转机,“当时经常是我们还没收到客户的钱,就已经把菜钱先垫付给农户了。”
这种宁可自己担风险,不让农户吃亏的诚意,很快就打动了农户们的心,越来越多的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愿意给孟祥佳一个机会。
最初,孟祥佳只建立了一个长茄收购市场。但他心里清楚,蔬菜品类单一,就会限制合作社的发展空间。
寿光果蔬品类多、分布广,只有不断整合蔬菜资源,将分散的种植户凝聚起来,才能改变过去的局面。“经过不断发展,我们又成立了黄瓜、苦瓜、辣椒、西葫芦、丝瓜、彩椒等7个专业化收购市场,让客户能够在我们这里一站式购齐。”孟祥佳表示。
蔬菜供应问题解决了,如何将蔬菜销售出去成为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关键。孟祥佳坚持“线上+线下”两条线并行,一方面与各大生鲜平台、连锁商超、批发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产品定向输送;另一方面则通过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打开销路,进一步增强销售能力。
与此同时,合作社也在积极拓展海外蔬菜营销渠道,“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的销售模式,不仅让祥佳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产品覆盖了北上广深等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更让寿光蔬菜远销俄罗斯、迪拜、日本、韩国,甚至远赴非洲几内亚。
销售版图持续扩张的背后,正是品质优势的强力支撑。合作社坚持科技赋能、不断创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实现10分钟灌溉一亩蔬菜,自动放风系统、日常监控系统让蔬菜种植更高产、更优质。收购市场还配备了产品自检室和自助过磅系统,“云”上交易让蔬菜品质得以从源头上追溯、把握。
7年间,合作社注册了“孟祥佳”“奥沃食”等品牌商标,先后获得“名特优新农产品”“十佳蔬菜合作社”“省级示范级蔬菜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更重要的是,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当地长期就业的130位农民实现了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祥佳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一个个大棚变成了村民增收的“聚宝棚”,在助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行。
采访接近尾声时,孟祥佳谈到了自己创业时的初心。从小依附土地长大的孩子,忘不了自己的根,对土地有种天然的热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农业情怀”。
如今,合作社年销售额由百万元攀升到2亿元,固定社员从5户扩大到115户,他还是告诉记者:“我要继续利用自己所学回馈家乡,把寿光蔬菜销售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吃到我们的寿光蔬菜。”
编辑: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