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的必要性、主要特点和询问问题整改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潍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郭家荣在回答新黄河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审批服务部门深入贯彻“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坚持深化改革、增值服务双轮驱动,着力打造材料最少、流程最优、服务最好、审批最快、满意度最高的“五最审批服务”,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和便利度进一步提升。

新黄河记者提问:我们了解到,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问题整改工作评议中,潍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请问潍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是如何破解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提供房屋产权证明难这一问题的?
郭家荣表示,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办理营业执照是市场准入第一关,关系万千市场主体切身利益。询问以来,我们审批服务局在市人大的监督推动下,在市委社工部、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鼎力支持下,聚焦问题、协同攻坚、综合施策,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提供房屋产权证明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在近期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问题整改工作评议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主要做好了4项工作。
一是全力打通堵点,推动政策文件尽快出台。缺乏政策依据是审批的最大堵点,也是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强化协同配合,与市场监管局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就住所登记有关问题开展联合会商研讨。我们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组织个体工商户、一线审批人员座谈交流、摸透情况,借鉴外地经验,研究起草了《实施细则》。我们加快政策出台,广泛征求市直部门、县市区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积极协调对接市司法局,《潍坊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实施,全市个体工商户住所登记有了可操作的政策依据。
二是主动担当破难题,保障审批业务不断档。人大询问后,组织法律顾问、业务骨干深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20余部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厘清涉及住所登记证明相关法律条文。同时,我们与市社工部、自规、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在城镇商品房、农村宅基地等情形下房产证明的有关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例如,针对村居出具房产证明难题,积极对接市社工部,对属于村居职责范围且能够核实的情况,可由村居据实出具相关证明。)。为保障《实施细则》出台前空档期的审批业务顺利开展,编制形成《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服务指南》,为基层登记工作提供了指导意见。《服务指南》12项内容全部被纳入《实施细则》,为政策出台奠定很好基础。
三是市县协同抓落实,实现业务办理“四统一”。住所登记工作主要任务在各县市区。我们加强统筹部署,组织各县市区业务骨干进行专题培训,进行政策解读、案例分析,推动全市住所登记工作“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统一”。同时,我们强化宣传引导,确保政策“无死角、无偏差”,让办事群众不仅“知晓政策”,更能“用好政策”。这段时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9024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2169家,未发生询问反映出来的问题。
四是深化改革提效能,打造便民利企好环境。我们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审批速度、增值服务提升办事体验,推动办事流程更优、办事材料更少、办事成本更低,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我们坚持系统集成,深化“一件事”改革,推出了9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审批服务从“分散办理”向“集成办理”转变。坚持数据赋能,深化“数字化”改革,推出智审速办、政务服务智能体等创新举措,审批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坚持跨域通办,深化“便利化”改革,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审批服务从“异地难办”向“就近好办”转变。
下一步,潍坊市审批服务局将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做好“深化改革提速度、优化服务增温度”两篇文章,聚力把审批服务“小窗口”打造成党委、政府的形象之窗、企业群众的服务之窗、城市文明的人文之窗,持续擦亮“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的政务服务品牌,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更好潍坊建设作出更大审批贡献。
新黄河客户端:李婉清 孙华玉

编辑:李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