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的诗意》: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瞬间 | 五一读好书
新黄河  10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我从喧闹的街心穿过/灵魂寄存在寂静的银河”。这是《孤独是孤独唱的歌》中的诗句,收录在《片刻的诗艺》一书中。

《片刻的诗艺》收录了作者近三年原创现代诗作一百多首,诗歌评论七篇。诗作篇幅多为短章,少量为组诗。创作主题和内容主要涉及乡土追忆、城市印象、情感讴歌等。诗人惯于片刻之间遐想,乐于追寻平凡之处的诗章,他的笔触沾染着朴素的人间烟火的气息,母亲递来的苹果、女儿收藏的宝石、朋友间的聚会、路边孤寂的路灯、天上独行的飞鸟、河边静卧的鹅卵石……经过诗人独特的思考与精心的营构,化为一篇篇诗章,呈现出一个诗人对平凡生活和诗歌艺术真挚的热爱。诗歌富有韵律感、形式美,感情真挚,具有一定的现实关怀。

诗人以一个诗歌至爱者的眼光观照人间、探索诗意。从他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烟火气息和平凡生活中的独特个体性,他书写身边切切实实的生活,也思考、追觅一些悠远的哲思。他的诗歌质朴、真挚,充满了一种蓬勃的力量以及对爱与光明的向往。

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作者这样写道:“那么为何有这本书?答:恐惧。恐惧被遗忘,而对抗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记录。‘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陈澧《东塾读书记》)传于异地,不敢奢望;留于异时,倘若能留给自己后世子孙只言片语,似乎尚可一求。对读书人而言,‘立德立功立言’仍可作为一种人生追求。天津籍相声名家马先生,取名‘三立’可视为一例。于我而言,文不定邦,武不报国,何谈立功?至于德行,距可立之境界可谓云泥,圣人之资非我等凡夫俗子可觊觎万一。茫然四顾,别无他途,唯有立言,且所立之言,仅为凡人言、俗人语,难登大雅之堂。”

《片刻的诗意》作者杨锋,笔名木小易,男,80后,籍贯河南遂平,现居天津滨海。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曾任世界诗歌网山东频道编辑、《诗象》诗刊执行主编。有现代诗作和评论文章近百篇,发表于《文学百花苑》《中原潮》《奔月诗文》《诗选刊》《诗文艺》《流派》《珠江源》《禅露》等文学刊物。

编辑:江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