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粑的故乡》:鲁迅文学奖得主陈应松新作,在时光褶皱里打捞故乡的诗意 | 新书
新黄河  昨天 10:03

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著名作家阿来说:“陈应松对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原大漠等自然景观的书写,有着写作者强烈的介入企图和情感。这些生态文字的生命力是大地的恩赐,生活的馈赠,不停行走的收获。”
新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月亮粑的故乡》,收录了陈应松近年创作的评价最高的散文。陈应松的散文,素以文字的奇美炼化、文章的布局精巧、文心的壮阔典雅、文辞的绚烂沉雄著称。随着作家所游历和叩访的雪山、森林、冰川等,他以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了深山老林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也为读者介绍了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美食怪味。对自然的投身与热爱,让作者深情透彻地领悟了山川大地对生命的启示,对精神的滋养,对文学的造化,这是一本行走和思考的厚重之书。本书揭开了那些遥远、美丽、神奇的自然之地的面纱,为读者建构了一场浩大的山河盛宴。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生活里,陈应松的《月亮粑的故乡》像一叶载满乡愁的乌篷船,载着读者驶入长江之畔的公安县。这位深谙土地呼吸的作家,用蘸着露水的笔尖勾勒出故乡的肌理,让沉睡在时光褶皱里的渔火与楚风重新跃动成鲜活的记忆图腾。

陈应松,1956年生于湖北公安,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等。一级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豹》《天露湾》《森林沉默》等,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140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选刊》小说奖、人民文学奖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日、韩等语言。

编辑:徐敏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