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焰蹿出结冰的湖面 | 书评·盛唐小仙
新黄河  2天前 16:50

新黄河记者:徐敏  

在读双雪涛的中篇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之前,先看了电视剧《漫长的季节》,当然这两件事情没有因果逻辑关系。《漫长的季节》呈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与当下的社会风貌交叉叙事。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那个年代典型的时代符号在东北这片魔幻的土地上的呈现和变迁。从兴盛到衰落的大厂,无所事事的青年,兴起不久热闹异常的酒吧、舞厅,以及偶尔充斥着的暴力和血腥,这样的年代和这样的土地上容易发生扑朔迷离又让人心有戚戚的故事。



《漫长的季节》那个故事让人回想了很久,夹杂着遗憾、惊讶和无奈。双雪涛这篇《平原上的摩西》给人的阅读感受像极了这部电视剧。小说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陈年往事——刑警庄树负责侦查12年前的旧案,嫌犯渐渐指向儿时邻居家的父女。当然,小说不仅仅是在写一起凶杀案。如双雪涛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谈中所言,故事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许有一起罪案,也许有一次重逢。”后来这篇小说从初稿到定稿走过了漫长的旅程,而读者也从其中看到了变革中的社会图景、几个家庭的辗转变迁,以及一个个人物的流离浮沉。

如果我们单纯去描述《平原上的摩西》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被称为一个构思精巧的那个年代东北的典型事件。让这篇小说从众多东北文学中出类拔萃的原因,还有它的结构。小说分为多个篇章,每个篇章分别以不同人物的第一视角叙述。这样,读者读到的是单独的板块,而在行文的推进中,各个板块之间又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勾连。于是片片拼图拼贴在一起,作者最后以男女主人公相遇,揭开当年的真相作为结尾收束这个故事。最后一块拼图拼上,故事光怪陆离而又浑融一体。

双雪涛的笔力也很适合驾驭这样的故事。他的文字冷静而克制,多用短句子来切割扯不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每一篇章的叙事者明明都是主角,却又像极了在讲别人的故事、很久以前的故事那般淡然。当然,也会像是从结了薄冰的湖面上倏然窜出一团火焰一样,冰冷和炽热碰撞,那个年代东北的伤痛、挣扎令人无比唏嘘。

《平原上的摩西》也是双雪涛同名中短篇小说集,除了这篇之外,《我的朋友安德烈》《长眠》等也是较多受到好评的小说。不过,我却非常喜欢《大师》这一篇,讲述的是几名象棋高手的人生故事。这个题材令人想到茨威格的名作《象棋的故事》,《大师》虽不及《象棋的故事》那般惊艳,却也些微呈现出经典气象。

《大师》这篇中,父亲是酷爱象棋的下棋高手,是一家监狱旁边的仓库管理员。在一次围观服刑人员“瘸子”与狱警的对弈中,偶尔露出高手的锋芒。后来,父亲将棋艺传授给“我”,自己则因为变得太过迟钝而不再下棋。十年后,一名失去两条小腿的和尚找上“我”要求对弈,已经有些痴傻的父亲却一眼认出他就是当年在监狱服刑的“瘸子”。父亲与和尚对弈,输了。和尚抹着眼泪走了,说,十年后再来找“我”下棋。这棋盘内外,变幻莫测如棋子的人生啊。

《长眠》是一篇颇具马尔克斯魔幻主义风格的作品。小说中逐渐沉默在冰湖之中的村庄,为了诗歌理想而死去的老萧,还有当下在售卖理财保险的我……魔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小说结尾处,藏着作家隐秘的诉求:“让我们就此长眠,醒着,长眠。”

那些东北往事,那些魔幻的东北往事,在双雪涛的文字中铺展、复原,浮沉着无尽的悲悲喜喜。

编辑:徐征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