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曾扮济南美 | 温故
新黄河  2025年02月21日

作者:戴永夏  

济南是座美丽的城市,向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柳)”“济南潇洒似江南”之说。丽日蓝天下的美景自不必说,而淡烟轻雾中的仙景又何尝不美丽醉人?半个多世纪以前,那些清纯的水雾就像仙人手中的妙笔,只需轻轻一抹,美丽的济南山水霎时就变得更加蕴藉含蓄,深沉内秀,朦胧中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平生鱼鸟最相亲,梦寐烟霞卜四邻。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作卷中人”(金·元好问);“山含浅黛草含烟,到处韶光剧可怜。风片雨丝春梦梦,逡巡酿出杏花天”(清·董元度)……每每读到这些烟笼雾罩的济南写真,我便心驰神往,如痴如醉,仿佛进入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自己也飘飘欲仙起来……

再看济南的泉。如果你在冬天的早晨来到趵突泉边,会看到泉上方浮着一层乳白色的雾气。这雾气缥缥缈缈,氤氲蒸腾,伴着如雷的泉声,勾画着趵突泉的壮美。元代大诗人赵孟頫曾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著名诗句,形象地写出趵突泉升腾的水雾笼罩华不注山、巨大的涛声震撼大明湖的美丽景观。在更多情况下,缥缈的云雾会像轻纱一样,跟众泉相依相牵,营造出另一种和美境界。清代诗人王苹在一首咏泉诗中写道:“春山泉响隔邻分,市口浮岚压帽裙。谁信出门如画里,不须著色李将军。”你看:明镜般的泉水紧临着郁郁青山,飘得很低的云雾轻轻地在泉上盘旋。生活在其中的济南人如同生活在画里。有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又何必去欣赏古人的水墨丹青呢?



大明湖的烟雾聚散,也是佳景丛生,玄妙无穷,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画面。有的烟雨迷蒙,如海市蜃楼一般,堪与唐代名画“辋川图”媲美:“济南景色异他邦,城外青山城内湖。细雨蒙蒙烟漠漠,凭谁写出辋川图”(清·任宏远);有的烟笼画船,丝竹声声,如同缥缈的仙境:“山色四围明月里,人家半住柳阴中。画船丝竹声歌沸,烟笼红纱一棹风”(清·任宏远)。还有“晚烟著树”的朦胧,“秋云拂镜”的萧瑟……就是大明湖畔的垂柳,也称“烟柳”。清代诗人王苹曾用“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的诗句来描写大明湖边柳色如烟、桃花带雨的春色,实在是美不胜收。

至于被刘鹗形容为“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的济南山色,更少不了烟雾的着意装点。“琳宫上接三千界,云树遥连几万家。千顷苍茫凌菡萏,诸峰罗列锁烟霞……”(明·蔡经诗)就极传神地画出了烟雾迷茫的千佛山美景。元代济南籍诗人张养浩,晚年隐居家乡济南的云庄故居,对家乡的山色有着独特的感受:“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雁儿落带得胜令》)他眼中的济南山色,云雾与山岚相映成趣,二者得到完美的统一。

一些现代文化名人,也曾对济南轻雾笼罩的山色大加赞美。1923年,文学大师冰心在乘火车路经济南时,从车窗里看到“没在朝霭里,淡到欲无”的济南山色,由衷赞美道:“……在这庄严伟大的环境中,我只能默然低头,赞美万能智慧的造物者。”(《寄小读者》)

这让冰心赞美的“庄严伟大”的济南美景,也足以让我们济南人骄傲和自豪。曾经有一段时间,随着工业的无序发展,自然生态被破坏了,往日的淡烟变成了浊烟。生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贪欲酿成的“人祸”,并由此催生的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诚如圣雄甘地所言:“地球可以满足人之所需,而非人之贪欲。”

如今,节能减排以及去产能、调结构等宏观层面的大动作,让雾霾之害被消除,绿水青山逐渐恢复。黄河沿岸昼夜温差变大,在元代画家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的实景地,频频出现清晨云雾缭绕,大河奔腾的壮美景象,风起云涌,气象万千。大明湖、趵突泉,泉水汇聚处大片白色水汽,频频出现水汽浩渺、绿波青黛与亭台楼阁相映的江南水墨景致。

从长远来看,每个人都要改变过度贪欲和享乐观念,让灵魂回归自然,把尊重自然、爱惜自然当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在生活方式上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以切切实实的实际行动,为雾霾防控尽到一份义务,做出一份努力。只有这样,那无污染、无公害、轻烟淡雾的济南美定会时常出现。

编辑:徐征  摄影:王锋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