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珊
在结核病治疗领域,中医特色疗法正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崭露头角。在“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上,山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张伟指出,中医治疗肺结核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和病程阶段划分证型,实施针对性干预。
张伟介绍,对于干咳、痰中带血的肺阴亏虚型患者,可采用源自《医学心悟》的月华丸。该方以沙参、麦冬为主药,配伍天冬、生地等,能滋阴降火、润肺止咳,有效缓解症状。
针对潮热盗汗、情绪急躁的阴虚火旺型患者,出自《慎斋遗书》的百合固金汤是良方。它以百合润肺滋阴,搭配生地、玄参清热凉血,从根本上滋肾阴、清肺火,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若患者表现为乏力、低热的气阴两虚型,则可用保真汤联合参苓白术散补气养阴,助力身体恢复。
除了内服药方,中医外治法也为结核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穴位疗法便是其中之一,通过中药贴敷肺俞穴及定喘穴,可宣通肺气、止咳平喘,契合“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原理。艾灸足三里、关元穴能改善患者乏力、食欲不振等正气虚损问题,但阴虚火旺者需慎用艾灸,有凝血障碍者应避免针灸。呼吸导引术如“六字诀·呬字功”,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在膳食调理方面,潮热盗汗者饮用由石斛、西洋参、浮小麦制成的铁皮石斛茶,可滋阴清热、固表止汗;食欲不振者食用陈皮山楂粥,能健脾、理气、开胃。
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内调外治”的综合手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了“增效、减毒、防复”的全面解决方案,为结核病患者带来了更多康复希望,也为现代医学在结核病治疗上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