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珊
说到职场隐藏风险,
有一种“会流动的金属刺客”必须曝光
——它就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汞”,
江湖人称“水银”
这货表面亮晶晶像精灵,
实际却是个“狠角色”:
易蒸发、易吸附,
还会在身体里偷偷“累积放大招”。
今天就来盘一盘这位“职场健康潜伏者”,
教你见招拆招。
什么是职业性汞中毒?
职业性汞中毒是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短期内大量吸入汞蒸气,或长期接触汞及其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
职业性汞中毒的主要途径
呼吸道吸入
是职业性汞中毒的主要途径。汞蒸气和汞尘可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并被吸收。例如,在汞矿开采、冶炼以及含汞仪器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工人可能暴露在高浓度的汞环境中。
皮肤吸收
完整的皮肤通常不易吸收汞,但破损的皮肤吸收风险增加。
消化道摄入
职业环境中较少见,多因不良卫生习惯(如工作场所进食、饮水、吸烟)导致误服污染的食物或水。
职业性汞中毒症状
慢性汞中毒
通常由接触半年及以上较低浓度的汞引起。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口腔炎(出现牙龈肿胀、酸痛、流涎,或者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等);震颤,早期表现为手指、舌尖、眼睑细小震颤,病情严重时前臂、上臂甚至下肢呈粗大抖动式震颤;肾功能损害。
急性汞中毒
短期内吸入大量汞蒸气后,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肾损伤、肺炎、中毒性脑病。
职业性汞中毒的处理
发生慢性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并采取驱汞治疗和支持性疗法,如使用解毒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发生急性中毒时,应迅速脱离现场,开展吸氧、驱汞、对症支持等治疗。
职业性汞中毒的预防措施
▶改革工艺与替代: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代替汞,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密闭化。
▶开展工作场所环境监测: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毒系统,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汞浓度,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个人防护:穿戴防护装备,如防毒口罩、手套等,穿不易吸附汞的工作服(如涤纶、防静电面料)。
▶职业健康监测:对接触汞的工人定期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严格管理制度:做好应急准备。
通讯员:李京芝 任玲香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