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快速识别脑卒中,关键时刻能救命
新黄河  3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苏珊  

一、认识脑卒中: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一)什么是脑卒中?

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出卒中)或阻塞(缺血性脑卒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受损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二)脑卒中的分类。

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占80%以上):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或6-24小时内(需严格评估)进行取栓治疗,能显著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恢复效果更好。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出血性脑卒中:同样需要紧急处理以降低颅压和止血。

(三)为什么时间如此关键?

脑细胞对缺氧极其敏感:每分钟死亡约190万个。

后果严重:脑卒中是导致成人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之一,可能导致瘫痪、失语、失明、认知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二、快速识别:牢记“中风120”口诀

(最适合中国公众)

中国卒中学会推荐使用“中风120”口诀,简单、易记、易操作:

(一)“1”看-1张脸:

是否出现口角歪斜?让患者微笑或龇牙,观察两侧面部是否对称。

是否出现面部麻木或不对称?

(二)“2”查-2只胳膊:

是否有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让患者双臂平举(像“举手投降”姿势),保持10秒,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法抬起或迅速下垂。

是否行走困难、失去平衡或协调性?

(三)“0”(聆)听-聆听语言:

是否说话不清楚、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让患者重复一句简单的话(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观察是否含糊不清、词不达意或完全无法说话。

三、其他重要的警示信号(BEFAST原则补充)

国际上常用的“BEFAST”原则(与“中风120”高度一致,更全面一点):

B-Balance(平衡):突然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行走困难,头晕。

E-Eyes(眼睛):突然视力模糊、视物重影(复视)或单眼/双眼失明。

F-Face(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同“中风120”的“1”)。

A-Arms(手臂):一侧手臂(或腿)无力、麻木、无法抬起(同“中风120”的“2”)。

S-Speech(语言):说话含糊不清、表达或理解困难(同“中风120”的“0”)。

T-Time(时间):一旦出现以上任何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

四、关键行动:发现疑似卒中,立即做!

(一)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犹豫,不要自行开车或打车(除非急救车无法及时到达且距离非常近)。

清晰告知:“这里有人疑似中风!”并准确描述症状(如:左边脸歪了、右手抬不起来、说话不清楚)和症状开始的时间,这一步非常重要。

提供详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让患者保持安全舒适

不要喂食喂水!吞咽困难可能导致窒息。

让患者平躺或侧卧(如果呕吐,侧卧可防窒息),头部稍微垫高(如有呕吐物便于流出)。

松开过紧的衣领、腰带。保持安静,避免搬动患者头部。

不要擅自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如降压药、阿司匹林等)!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用药完全不同,乱用药可能致命。

(三)陪伴并安抚患者: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四)准备好相关信息

如患者病历、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身份证/医保卡等。

五、重要提醒与误区澄清

症状可能突然出现,也可能短暂出现后消失(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使症状消失了,也务必立即就医!TIA是严重预警信号,预示着未来发生完全性卒中的风险极高。

不要等待观察!“休息一下看看会不会好”的想法极其危险,会错过宝贵的救治时间窗。

年轻人也会中风!虽然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不良生活习惯、先天因素等也可能导致年轻人卒中。

识别症状是第一步,迅速呼叫急救系统是救命的决定性一步!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管理体重,定期体检。

一旦发现,立即拨打120!时间就是大脑,争分夺秒,才能减少残疾,挽救生命!

通讯员:胡琪 王莹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