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些网购平台不法商家把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找个所谓的“营养师”“知名专家”就敢宣称鱼油、代用茶、蓝莓、氨糖软骨素、红曲胶囊等产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效,诱导消费者高价买单!
食品到底能不能宣传功效?
老年朋友如何防范
销售食品的“坑老”“骗老”行为?
消费者如何科学选购保健食品?
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总结一句话就是,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效,您千万不要盲目相信虚假夸大宣传。
我国相关法律早就明确了:
食品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
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严令禁止对食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所以说:
凡是通过口头宣讲、微信群、宣传册、直播间话术等明示或暗示食品具有保健功能或功效的,您别信!
炒作“养生”“天然”“调理”“减肥”等概念,甚至通过虚构科学实验、营养指导、专家背书等方式宣传食品具有“降血压”“抗癌”等疾病治疗功效的,您别信!
发现涉及食品营销宣传违法违规行为,您可以立即拨打12315投诉举报。
您要是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这个“蓝帽子”标志。保健食品注册备案信息可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
网上选购保健食品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朋友圈、微信群、小程序等推销信息。
线下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购买。别忘了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
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