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饰品变皮炎元凶,医生提醒:选对材质、及时就医很重要
新黄河  昨天 16:43

新黄河记者:樊雨晴  

炎炎夏日,脖颈、手腕间的闪亮饰品是许多人的心头好,然而,一些价格低廉的合金饰品却可能成为皮肤健康的“隐形杀手”——红疹、瘙痒甚至水疱等接触性皮炎症状频频出现,让爱美人士苦不堪言。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省妇产医院) 医疗美容与整形外科主任李周娜提示,夏季出汗增多,金属饰品中的致敏成分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选择安全材质、科学佩戴及及时处理症状至关重要。

谁是皮肤问题真凶?汗水与金属的合谋

电商平台直播间3.99元任选7副耳钉、3.99元任选2条项链,更有1元秒杀福袋,让爱美的女性消费者欲罢不能。然而,这些灯光下闪闪发亮的美丽饰品却可能成为皮肤健康的头号刺客。

许多价格低廉的合金饰品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含有较高比例的镍。镍是一种常见的致敏金属,当人体出汗时,汗液中的盐分和酸性成分会加速金属离子的释放。这些微量的镍离子轻易穿透皮肤屏障后,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佩戴后生锈、发黑的合金饰品

“对于敏感人群,免疫系统视镍离子为入侵者,启动防御机制,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局部红肿、瘙痒、丘疹或渗液——这就是过敏反应。美国皮肤病学会(AAD)曾明确指出,镍是导致金属接触性过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10%-20%的人群对其敏感。一旦过敏反应被触发,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瘙痒、丘疹,甚至严重时会出现水疱和渗液。”李周娜介绍,对于镍过敏的人来说,免疫系统会将镍离子误认为“入侵者”,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局部皮肤炎症。这种反应通常在接触后数小时至48小时内出现,且随着反复接触,过敏症状可能愈发严重。

如何避免美丽陷阱?医生这样建议

爱美人士应该如何选购饰品才能兼顾美观与安全?李周娜给出了建议。

消费者应该尽量选择不锈钢材质的饰品,医用级不锈钢更佳;带有S925钢印的纯银饰品;带有999钢印的足金饰品,或者足铂金、钛钢等低致敏材质。购买时需要留意成分标签,警惕标注了‘合金’‘镀金’‘镀银’等字样但未标明基底金属的产品。

李周娜还建议,佩戴饰品时,可以在佩戴部位薄涂一层透明指甲油或凡士林,形成物理屏障减少金属与皮肤直接接触,但需注意定期补涂,以确保效果。“出汗后应及时擦干饰品及接触部位的皮肤,避免汗液长时间积聚加剧金属离子释放。运动、洗澡、游泳时务必取下。此外,还应缩短接触时间,避免长时间,尤其是过夜佩戴廉价合金饰品。”李周娜认为,还需关注敏感部位,如耳垂、脖颈、手腕内侧皮肤较薄,更需谨慎。

李周娜提醒,若佩戴饰品后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取下可疑饰品,温和清洁接触部位皮肤。遵医嘱或在药师指导下短期外用弱效激素药膏有助于减轻炎症。若症状严重或扩散,务必及时就医。

摄影:樊雨晴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