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孙镇镇
日前,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过敏反应门诊为10岁的小朋友田田(化名)完成了首次特异性脱敏治疗注射。这一针,不仅标志着该院成为东部区域内首家独立开展过敏性疾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俗称“脱敏治疗”)的医疗机构,更意味着尘螨过敏这一困扰无数患者的“顽疾”,从此有了“对因根治”的新选择。
从“控制症状”到“根源阻断”:过敏患者的“治本”新希望
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这类由过敏原引发的疾病,全球患病率已超40%。长期以来,临床多采用抗组胺药、鼻用激素等对症治疗手段,虽能快速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却无法改变患者对过敏原的敏感体质,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生活质量严重受限。
“脱敏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唯一的‘对因治疗’。”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过敏反应门诊主任刘得平介绍,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小剂量、规律性接触过敏原(屋尘螨提取物),诱导人体免疫系统逐渐“耐受”过敏原,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让人体从‘敌视’过敏原转变为‘和平共处’,从根源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
首例治疗背后的“精准护航”:三年周期,全程科学管理
此次接受治疗的患儿田田,反复荨麻疹4年,已出现明显的鼻炎、鼻窦炎,肺功能损伤。曾尝试多种抗过敏药物,但鼻塞、眼痒、咳嗽、头晕,专注力差,学习成绩下降,运动能力低,易疲劳等症状仍持续存在,甚至因长期用药出现轻度药物性鼻黏膜损伤。“每次换季都像‘渡劫’,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提起孩子的过敏,家长愁云满面。
经过严格的检测和临床评估及禁忌证筛查,小朋友田田符合脱敏治疗指征。9月20日起,他将开启为期3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奥马珠单抗护航下,采用集群方式脱敏,先每周皮下注射1次脱敏制剂,之后根据病情调整为每2周、每月1次,最终维持阶段仅需每6—8周注射1次。
“治疗期间,我们会全程监测过敏反应,动态调整方案,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刘得平表示,规范完成3年治疗的患者,90%以上可显著减少过敏症状发作,80%能完全脱离对症药物,部分患者甚至可获得长期免疫记忆,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后,至少患者以后10年都是安全的,“相当于给身体装了一个‘过敏防护盾’。”
从“0”到“1”的突破:多专业筑牢技术根基
此次脱敏治疗的成功开展并非偶然。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过敏反应门诊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稳步向前推进过敏性疾病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从无到有,前期通过了免疫治疗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医学伦理审核、肺功能康复评定自主定价申请,促成升级过敏原检测设备,由老旧的定性升级为先进的定量检测,而这是开展脱敏治疗根本前提。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近年来聚焦过敏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通过引进国际标准化脱敏制剂,逐步构建起“检测—诊断—治疗—随访”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脱敏治疗对医疗团队的技术要求极高,从制剂保存、注射剂量控制到急性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疏漏。”刘得平介绍,需要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SOP),“我们不仅要‘能做’,更要‘做得安全、做得规范’。”
区域患者福音:家门口享“国际标准”诊疗
据统计,我国尘螨过敏人群占比超40%,南方地区更高达60%以上。此前,区域内过敏患者若想接受脱敏治疗,需前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耗时耗力且增加经济负担。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脱敏治疗的落地让本地患者无需跨城,在“家门口”即可获得与国际接轨的规范治疗。
免疫治疗已成为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热点”。很多医院已成立“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整合临床、科研与科普资源,助力提升区域过敏性疾病的整体防控水平。下一步,三院将逐步拓展脱敏治疗的过敏原种类,涵盖花粉、霉菌、宠物皮屑等常见致敏原,从“治标”到“治本”,从“跟跑”到“领跑”,为过敏患者打开全新的治疗窗口。
通讯员:王竹君 陈晨 校对:刘恬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