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珊
乳牙,也称为乳齿或临时牙,是人一生中的第一组牙齿。乳牙通常在婴儿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大约2岁半时出齐20颗乳牙。婴幼儿龋齿,也称为婴儿奶瓶龋或早期儿童龋齿,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对婴幼儿来讲,龋齿的发生有多种因素,不单单因为奶瓶或者刷牙习惯,比如哺乳方法、哺乳时间、婴幼儿牙齿萌出时间以及口腔细菌等都会影响乳牙的发育。
在山大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工作中发现,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不正确的哺乳方法与不合适的哺乳时间,导致很多婴幼儿龋齿的发生率相当高。
有的宝妈会说:我在怀孕、分娩期已经了解了母乳的好处,正准备给宝宝纯母乳喂养呢,母乳也会引起龋齿吗?
是的!母乳确实是婴幼儿最好的食物,比如:
1.天然营养:母乳中含有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能完全0~6月龄的宝宝的需求;
2.抗感染特性:母乳里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减少疾病风险;同时减少口腔中的细菌数量,降低感染风险。
3.低糖含量: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比配方奶低,且母乳中的乳糖结构与配方奶中的不同,不易被口腔中的细菌发酵产生酸性物质。
4.促进牙齿健康:母乳中的钙和磷等矿物质有助于牙齿的矿化,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母乳有这么多的好处,如果母乳喂养不当,也一样会产生龋齿。这是怎么回事呢?
母乳喂养不当,一般是指奶睡和夜奶。奶睡是宝宝吃着母乳睡觉,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夜奶是晚上10点至次晨4点之间宝宝醒来或者啼哭,宝妈喂母乳让宝宝再次入睡。宝宝乳牙开始萌出后,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母乳中的乳糖在牙齿上停留较长时间,这些乳糖就成了细菌的培养基,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营养,时间久了就会形成龋齿。
有的宝妈会说:乳牙龋齿没事,等换牙时这些龋了的乳牙都会被换掉。
这个说法不正确。宝宝的乳牙总数通常为20颗,上下颌各10颗。乳牙下方就是正在发育的恒牙牙胚,乳牙的健康状况可以预示恒牙的健康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乳牙龋齿导致牙齿排列不齐,牙齿的咬合力降低,造成宝宝不愿意吃硬的或有丝的食物如肉类,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
乳牙龋齿会导致牙洞形成,这些龋洞里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使得宝宝6岁换牙时新生的恒牙也发生龋齿。
乳牙因龋齿而过早掉牙,相邻的牙齿会向缺失处移位,导致恒牙萌出时没有足够的空间,恒牙排列不齐,甚至引起错颌畸形。
怎样让母乳喂养的宝宝减少龋齿的风险呢?
1.避免奶睡与夜奶:尽量减少婴儿夜间吸吮母乳的时间,避免边睡边喂。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6月龄是开始乳牙萌出的时期,绝大部分宝宝在6月龄萌出了第一组牙,即下颌中切牙,这时就要停止奶睡,培养宝宝静卧入睡的习惯。8~12月龄时宝宝萌出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这个月龄的宝宝辅食已经添加了2~3顿,形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宝宝的晚餐足够均衡营养,宝宝就不会因饥饿夜醒,不再需要夜间喂母乳了。
2.及时清洁口腔:宝宝的乳牙萌出以后,就要帮宝宝刷牙了。最好每次喂养后,用干净的湿纱布或软毛牙刷轻轻清洁婴儿的牙龈和牙齿。培养宝宝刷牙或使用牙线的好习惯,减少龋齿风险。
3.宝宝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给宝宝加辅食时也要避免喂食过多含糖高的食物,包括糖果、蛋糕、饼干、含糖饮料等。含糖食物会增加口腔中的酸性环境,增加龋齿风险。
4.定期口腔检查: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定期带孩子看牙医。在牙医的建议下,考虑为孩子补充适量的氟化物,以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总的来说,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通过适当的口腔护理和喂养习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母乳对龋齿风险的负面影响,让宝宝既得到充足的营养,又长出整洁的牙齿。
编辑:俞丹 通讯员:王川 校对: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