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鹏
小学语文是每个人终身语言学习的“奠基石”,打好小学语文基础,对于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在各个年级中相继开展“语文节”活动,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习目标,为每个孩子打好语文基础做好准备工作。今天,让我们以该校五年级和六年级为例,探究学校语文教育工作的魅力。
语文节的开始到结束,五年级的“阅读名著巧手绘”惊艳了所有人。一幅幅色彩斑斓、构思巧妙的手绘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着,涵盖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名著。同学们用细腻的笔触,将书中的精彩情节、鲜活人物跃然纸上,既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飒爽英姿,也有林黛玉葬花时的凄美哀愁;既呈现了桃园三结义的豪情壮志,又描绘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热血场面。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绘画功底,更彰显了他们对名著内容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
在闭幕式的文艺表演环节,五年级缪俊熙、彭福润、孙国祯、杨馨雨带来的四大名著主题朗诵震撼全场。随着舒缓的古典音乐响起,演绎《三国演义》时,缪俊熙抑扬顿挫的语调重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豪迈,将三国时期英雄们的壮志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朗诵《水浒传》篇章时,孙国祯同学用充满力量的声音诠释梁山好汉的义薄云天,“替天行道”的呐喊声在礼堂中久久回荡;朗诵《西游记》选段时,彭福润同学用激昂的语调展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坚定信念,“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的诵读声铿锵有力,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个奇幻的神魔世界;而《红楼梦》的朗诵,杨馨雨同学则以婉转悠扬的声调,诉说着大观园里的悲欢离合,“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配合着轻柔的肢体动作,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演绎得细腻入微。朗诵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六年级则倾向于成熟的表现方式。活动期间,同学们化身“红色文化小使者”,走进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聆听长辈讲述,用稚嫩的画笔和真挚的文字,创作出一幅幅主题鲜明的手抄报。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长征路上的壮歌,从英雄人物的坚毅身影到革命故事的动人篇章,每一份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对红色历史的敬意与思考。这些手抄报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颗颗童心与革命精神的深情对话。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诗词采编活动中,同学们从浩如烟海的红色经典中精选革命诗词,亲手制作成《红色诗韵》诗集。一笔一画的誊抄、精心设计的插画、饱含情感的朗诵,让诗词中的豪情壮志跨越时空。
全程参与学校各个年级活动的校长孙凤琴表示,小学语文教研组全程策划、筹备了这项活动,每个年级的教研组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甚至鼓励学生的自我发挥,事实证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孙凤琴说,学校的语文系列活动,还将继续下去,精彩也会不断地“涌入”学校的教学日常中。
校对:高新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