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史春勇
一面锦旗,一封手写千言长信,承载着毕业生路梦沉甸甸的感激。7月2日,当济南传媒学校2022级3班的路梦同学在父亲陪同下重返母校,将信郑重交给校长王月涛时,一个保守了近一年的秘密终于揭晓:原来,那个在她高三生活遭遇困境时,始终通过班主任默默施以援手、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人”,正是她眼前笑容可掬的王校长本人。
“您怕我有心理负担,选择隐去姓名,但这束光一直激励着我前行。”信中,路梦深情地写道。这场始于“匿名微光”、终于“感恩星光”的温情互动,成为济南传媒学校“立德树人”最生动的注脚。
纸短情长:信中细数“吉祥物校长”的温暖点滴
在这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里,路梦不仅揭开了“神秘人”的面纱,更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王月涛校长在学生心目中的鲜活形象。她称王校长是“学校的大吉祥物”,回忆他“总是笑盈盈地面对学生”“在国旗下真挚鼓励我们”“在篮球场上与同学们一起挥洒汗水”“总是为学生着想、聆听学生需求”。这些日常点滴的观察,汇聚成学生对校长的深深敬意与亲近感。
信的结尾,这份感激升华为成长的动力与人生目标:“我心中埋下了一颗成为像您一样的人的梦。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遇到了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会像您一样伸出援手,将爱传递。”路梦表示,校长匿名的关怀如同“微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而她也将努力成为他人的“星光”。
教育回响:一封信映射育人“大境界”
这封被学生亲切称为“小作文”的信,在学校领导层引发了强烈共鸣。济南传媒学校党总支书记董钊读后深有感触:“这封信文字质朴无华,境界却深远。它让我感觉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董钊强调,教育的成功远不止于学业成绩,“学生懂感恩、有目标、有思想,会生活、会表达、会做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他进一步阐释了学校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终生阅读、每天锻炼的习惯,让每一位中职学生成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脚下有路”的新时代青年。路梦的信,正是这一理念开花结果的有力证明。
温暖校园:匿名善举非孤例,教育重在“心对话”
路梦的故事并非偶然。在济南传媒学校,“关注学生需求”早已融入教育教学的血液。王月涛校长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我们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这句理念,通过他匿名帮助路梦的举动,得到了无声却有力的践行。
学校的温度体现在方方面面:从雷打不动的“一天一节体育课”锻造阳光体魄,到“建设书香校园”滋养精神世界;从精心打造契合时代需求的特色专业,到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资助帮扶活动,学校始终以切实行动兑现着“为学生着想”的庄重承诺。这份默默地关怀,如同播撒的种子,在学子心中悄然生根、发芽,终将长成传递温暖的参天大树。
一面锦旗,一封手写信,承载的是学子对母校的深情厚谊,映照的是济南传媒学校“立德树人”的拳拳初心。王月涛校长的“匿名微光”与路梦同学的“感恩星光”,共同谱写了一曲“你赠我微光,我予你星光”的教育礼赞。在这里,教育超越了知识的单向传递,升华为生命的彼此浸润与人格的相互塑造。这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必将持续书写济南传媒学校更加厚重而璀璨的教育篇章。
编辑:刘梅梅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