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欧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最佳案例大会,于近日在德国斯图加特成功举行。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黄昳扬在大会上致辞说,“中国和欧洲都有一种说法——当变革之风吹来,有人筑墙,有人造风车。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欧应坚定选择成为‘一起造风车的人’,持续为世界输送绿色动能、释放稳定信号、提供发展机遇。”
6月26日,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黄昳扬在第二届中欧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最佳案例大会上致辞。 (曹瑞雪 摄)
黄昳扬介绍,相较于首届大会,今年大会的专业性、代表性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来自中欧产业、能源、科技、学界等各领域近400人出席,中石化、拜耳、环球新材、空客等百余家中欧优秀企业深入交流对接。
本届大会以“凝心聚力向未来”为主题。黄昳扬说,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将成为中欧企业在此方面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刻,我们举办本次大会,正是想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ESG不仅是技术术语,更是攸关未来的解决方案。”
6月26日,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黄昳扬(左一)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经济与社会发展司司长托尔斯滕·吉勒(右一)为获奖企业颁奖。(吴健龙 摄)
他强调,“ESG的生命力不在于宏大的理念叙事,而取决于能不能真正落到产业、融入市场、创造价值。ESG不应成为企业的负担,而需要商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这样企业才能既挣到钱,又开辟绿色智造、智慧能源和低碳出行等新赛道。”
黄昳扬表示,“中国企业在ESG领域取得长足进展,离不开与欧洲伙伴的协同并进。”
“面对动荡的世界,中欧作为多边主义、开放合作和绿色转型的坚定捍卫者,应当挺身而出、共担责任,为全球ESG事业提供领导力和信心。”黄昳扬说。
编辑:刘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