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俄美总统15日在阿拉斯加会晤,欧洲再次发现自己不在谈判桌上,成了旁观者,更可能沦为最大输家。
德国舆论普遍对这场会晤感到失望,认为这令美欧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总台记者 阮佳闻:德国政界与学界对本次美俄会晤普遍反应冷淡。执政党基社盟外交事务专家基泽韦特直言,这是“一个黑色星期五”,没有停火,没有突破,只留下空洞言辞。前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伊辛格则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毫无实质进展,欧洲深感失望”。
德国媒体也普遍批评特朗普的表演色彩远大于外交实质。德国电视二台形容这场会晤“喧嚣有余,收获全无”,留下的只是镜头下的象征性画面,而非停火协议或具体措施。对于欧洲沦为局外看客,只能被动接受既成事实。评论直言:“欧洲人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看,真正的对话在他们之外进行。”
这种被边缘化的无力感,在德国政坛被放大。联邦总理默茨虽在会前紧急协调盟友,强调乌克兰必须拥有席位、停火应是前提等统一立场,但这些诉求在阿拉斯加几乎完全缺席。会晤后的联合记者会上,普京与特朗普虽都宣称取得“进展”,却没有披露任何涉及停火或欧洲关切的内容。
德国政治学者马萨拉对此质疑:“特朗普说‘我们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但到底是哪些?”答案不得而知。德国舆论担心,这种“交易化”的外交逻辑,只会让欧洲安全利益被置于边缘。
正如《柏林日报》所言,对欧洲而言,这是一场“地缘政治的羞辱”。当美俄直接对话,欧洲不仅失声,更发现自身长期以来高投入援助乌克兰,却换不来政治回报,陷入了付出与影响力不对等的困境。
编辑:柏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