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政治联盟破裂 日本进入“多党化时代”?
新华社  6小时前

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10日在与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会面时,正式表达退出执政联盟的方针,两党长达26年的结盟关系宣告结束。

分析人士认为,公明党突然提出与自民党“分手”,有政策和人事安排等原因,背后是理念不合、选情不佳等因素。此事不仅给高市接任日本首相增添变数,也给自民党带来多重打击。日本政治或将迎来新一轮乱局,开启“多党化时代”。


10月10日,在日本东京,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出席记者会。

多重原因致“分手”

舆论对这次公明党突然宣布“分手”颇感意外。自民党与公明党结盟已有26年,其间虽经历过2009年下野等波折,但结盟关系一直持续。公明党这次给出的“分手”理由是,公明党要求加强对企业和团体政治献金的管制,自民党对此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但分析人士认为,原因不仅于此。

高市当选自民党新总裁后于7日任命自民党高层职务,其中党内大佬、前首相麻生太郎出任副总裁;“黑金”丑闻重要涉事者之一、原“安倍派”骨干萩生田光一出任党内要职干事长代行,相当于党内二号人物干事长的首席代理。日本《朝日新闻》指出,这两人都是公明党所不满的人物。

由于自公联盟在国会众参两院均为少数,高市上任后加紧拉拢部分在野党,特别是近期与国民民主党互动频繁,这也引发公明党不满。日本《每日新闻》分析,高市“轻视公明党”而偏重国民民主党,使公明党的不信任感超过临界点。

两党深层分歧在于基本理念。自民党是保守派政党,公明党则崇尚自由主义。前者主张修改日本和平宪法,后者对此态度谨慎。高市是自民党内右翼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在竞选总裁期间还曾发表排外言论,这些都让公明党不满。

分析人士指出,这两个理念不同的政党能长期结盟,主要是因为双方能在选举中相互支持从而获得更多议席。但“黑金”丑闻曝光后,自民党一直未能妥善处理并平息民怨,导致该党在重要选举中接连失利,公明党也受其拖累,议席缩水。

高市当选总裁后公开表示“黑金”问题已经翻篇,还任命问题人物萩生田担任要职,让公明党看不到改善选情的希望,摧毁了两党结盟的利益基础。

政治角力更激烈

国会首相指名选举将于本月举行。这是眼下日本最重要的政治议程。首相指名选举将分别在众参两院进行,在第一轮投票中获过半票数的候选者直接胜出。如果无人获得过半票数,则得票前两名的候选者进入第二轮,得票多者获胜。

齐藤在10日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公明党议员不会在首相指名选举第一轮投票中支持高市,而是会投票给他自己。此前,自民党只需拉拢国民民主党就可以在国会拿到过半数选票。但现在少了公明党支持,即便得到国民民主党的选票也无法超过半数。这无疑给高市争夺首相之位带来极大变数。

在野党方面最近动作频频。国会中议席数仅次于自民党的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一直呼吁在野党团结起来实现“政权更迭”。该党最近还抛出橄榄枝称,首相指名选举中并非必须推选该党党首,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也是有力人选。

因与立宪民主党基本理念不合,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等重要在野党未对联合行事表现出太大热情。玉木此前曾明确表示,不会为“凑数”而在首相指名选举中与立宪民主党联合行动。但他10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自己“有担任首相的决心”,要求立宪民主党在政策上向国民民主党靠拢。

舆论认为,近期内,各党围绕首相指名选举,特别是着眼第二轮投票的政治角力将更加激烈,在野党是否团结将是决定未来首相人选的关键。

进入“多党化时代”?

日本媒体认为,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是平成时代以来日本政治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日本经济新闻》说,日本已进入无论哪个政党都无法单独执掌政权的“多党化时代”。

从历史上看,1993年自民党分裂导致其丧失众议院多数地位,最终被新生政党和在野党组成的八党联盟赶下台,由此开启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政治乱局。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执政联盟解体后的政局与当年有相似之处。自民党在众议院议席跌破半数且难以找到盟友,日本或将开启新一轮政治乱局。

即便高市最终当选首相,由于自民党执政基础进一步削弱,至少要拉拢两个在野党才能在众议院超过半数,因此无论是组建新的执政联盟,还是就个别政策开展协调,都将更加困难。难以有效推行政策势必令自民党更难重获民众支持,加之失去公明党助力,其选情将进一步恶化,国会席位随之进一步缩水,形成恶性循环。

从全球范围看,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日本政局与部分西方国家的政治“碎片化”趋势一致。传统政党越来越难以拿出有效办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向衰落;选民不满催生各种奉行更加极端主张的政治势力,民粹主义抬头;各政治势力越来越执着于自身主张和稳固基本盘,更难形成政治共识。

无论是自民党选情低迷,还是执政联盟难以维持,又或是参政党等极右翼势力兴起,都是这一趋势的表现。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理事宫家邦彦撰文说,日本或许正在滑向“碎片化和无效政治”。

编辑:孟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