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齐鲁·看体育社会组织风采 | 青岛:从全民健身热潮看体育活力绽放
新黄河  昨天 10:44

新黄河记者:赵晨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交相辉映的青岛,在微凉的秋日里,别有一番韵味。近日,“走齐鲁·看体育社会组织风采”活动走进青岛,新黄河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近年来青岛的体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全民健身还是体育产业,都取得了瞩目的成效。街头巷尾间充满欢声笑语的健身角、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基层体育活动,不仅为青岛市民带来欢乐与健康,更是青岛全民健身火热开展、体育社会组织健全的生动写照。

体育组织“百花齐放”

家门口打造“运动圈”

在青岛,全民健身的热情非常高涨,“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身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每天清晨和傍晚,公园、广场、健身步道随处可见锻炼的身影。市北区作为人口密集区域,全民健身氛围更是格外浓厚。

据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张勇介绍,在市北区体育总会的不懈努力下,全区成立了52家体育协会,数量位居全市之首,涵盖三大球、象棋、电子竞技、武术、游泳、击剑等众多项目,门类齐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协会体系。此外,全区还拥有25家俱乐部,建成243处全民健身站点,培育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600余人 ,基本形成了“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健身站点”的多元体育健身组织网络体系,为市民参与健身提供了便捷渠道和专业指导。

在市北区的52家体育协会中,既有较为普遍的体育项目协会,也有极为小众的,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健身爱好者发展自己的运动爱好。位于市北区的飞刀运动协会,便是相对小众的一个。飞刀协会成立于2024年,致力于推广飞刀运动。据会长鞠真飞介绍,目前推广分为休闲健身、竞技比赛和实战领域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引导老人、小孩,通过健身的方式带动他们训练;二是通过举办赛事培养一些专业运动员,同时把一些世界顶级的冠军选手邀请来与我们交流;三是将飞刀运动应用到国防训练一线,在一线的官兵训练中把这些技能传授下去。”鞠真飞介绍,推广飞刀运动,也是对传统非遗技艺的一种传承,同时希望协会先在青岛把这项运动做好,再辐射到全国,带动飞刀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市北区武术健身协会,同样承担着推广与普及项目的重任。协会主要致力于武术、散打以及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武术套路项目上,协会连续六届组织市北区武术队参加青岛市运动会武术比赛,多名运动员被选拔进入省级专业队或考入高等院校深造。在全民健身方面,协会高度重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今年共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6名。近年来,累计为市北区培养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千人;同时,配合青岛市体育局、青岛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等市级单位,共同培训一、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万人以上。目前,市北区武术健身协会管理着40余家武术馆校、俱乐部和健身站点,每日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达数万人。

一直以来,青岛的国际象棋项目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据市北区国际象棋协会会长金静介绍,国际象棋协会通过积极引导和规范管理,成功推动国际象棋俱乐部形成了有效的网络,极大地方便了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就近学习、交流和参与活动。“我们通过俱乐部联赛、等级赛,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公益讲座和国际象棋进校园等多种形式活动吸引了100多所中小学校,超10万名新爱好者了解并参与到国际象棋运动中。除此之外,青岛还积极承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重要赛事,这些赛事为棋手提供了锻炼和晋级的机会,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棋手前来交流,显著扩大了这项运动的受众人群和社会影响力。”

除了各俱乐部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不少街道、社区的体育活动也热闹非凡。位于市北区的浮山新区街道针对居民居住密度大的特点,精准对接群众健身需求,创新开展了许多就地、就近、小型多样且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市北区教体局和体育总会盘活资源,新建的悦动体育广场就是核心阵地,配有基础健身器材和简易场地,既能承接太极拳、太极扇展演这种大型活动,也是社区趣味运动会的主赛场,居民下楼就能参与,非常便利。2025年以来,浮山新区街道举办了全国、省、市各类登山节等大型活动,同时依托悦动体育广场及辖区内居民小区、楼院、楼道等场地,举办了 60多场家门口趣味运动会,运气球、抢椅子这些接地气的活动项目深受居民欢迎,参与率非常高。”浮山新区街道经济文化中心主任袁瑜说道。

健身网络布局紧密

体育赋能城市发展

西海岸新区同样彰显着运动的活力。在西海岸新区体育总会的带动下,历经多年发展,已构建起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形成区、镇街、社区(村)三级体育组织网络。目前,新区已建有区级体育类社会团体55家、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俱乐部)147家,全区23处镇街均已设立体育总会,社区(村)级全民健身辅导站点1289个,成功打造以体育总会为龙头、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组织体系,为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2024年底,新区共建成各类健身场地5054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3平方米。重点实施惠民工程,完成唐岛湾公园、城市阳台景区、双珠公园等区级体育公园改造提升,累计建设笼式足球、篮球等专项场地143处,更新及新建社区(村)健身设施1566处,安装健身器材14972件,切实织密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网络。同时,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构建“大型场馆+社区场地+校园资源”立体化供给网络,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健身服务。2025年上半年,新区已有100多所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累计接待进校锻炼群众超20万人次。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齐长城路社区现有居民4232户,常住人口约1.3万,据社区党委书记薛志伟介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4000多平方米,户外运动广场8600平方米,室内文体活动场所近 2000平方米,为居民提供了综合性、一站式的生活服务与活动空间。“社区一直关注一老一小健康教育,根据社区居民需求,打造1个中心站点+N个健身角,目前有室内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房和多功能室,是中老年人特别喜欢的场所;室外笼式篮球场和中心前面的广场是大朋友和小朋友的乐园。特别是晚餐后,广场上练太极的、打球的、跳舞的,健身的,很多人在那活动。社区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很高,关注身体健康,追求美好生活愿望人人都有,所以社区的趣味运动会、篮球友谊赛、羽毛球赛等活动很受欢迎。”

除了群众的日常体育运动丰富多彩之外,西海岸新区还大力发展足球。据西海岸新区足球运动协会常务副主席刘超介绍,在新区体育总会的支持指导下,开展并参与了一系列的足球赛事。其中,西海岸新区足球甲级联赛已经连续举行三届,202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甲级、乙级联赛总参与人数近万人,有效带动了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的氛围。

作为2024年西海岸新区足球甲级联赛冠军、2025年青岛足协杯冠军、2025年青岛超级联赛亚军,青岛1980足球俱乐部是表现较为突出的一家俱乐部。这家自2008年创立的俱乐部,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时间最久的业余足球队之一,连续多年组队参与西海岸新区地区联赛、青岛市城市足球联赛。 据俱乐部总经理薛飞介绍,目前青超联赛刚结束,球队将在一个小的调整期之后马上投入到中国足协杯和中冠联赛的备战当中,“希望通过不断的调整补强,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西海岸新区足球、青岛足球的风采。”

随着体育社会组织的不断健全和全民健身氛围的日益浓厚,体育健身已深深融入青岛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青岛将继续以体育社会组织为依托,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让体育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编辑:赵晨  校对:杨荷放  摄影: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