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选帅再演“肥皂剧”,卡纳瓦罗呼声高?国足重生: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新黄河  8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侯超  

国足漫长的选帅大戏又有了新的主角。近日来,多家欧洲媒体报道足协正在与赋闲在家的卡纳瓦罗进行接触,但随之引发的是对足协此次选帅的再一次质疑与讽刺。

作为中国足球的老熟人,卡纳瓦罗之所以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一方面是由于他是为数不多符合国足主帅年龄要求的候选者,另一方面也与其背后经纪团队的运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国际足坛“职场竞争”中的常见现象,但是在国足此次换帅是以冲击2030年世界杯的背景下,相关方面还是要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为何是他?

条件最适合的候选者

在9月20日国足公开选帅截止后,此次有意向竞聘的人选便不断传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足主帅的职位对于很多人还是具有吸引力的,向足协发送简历的外籍教练也不在少数。但是参考足协此前公布的竞聘要求,真正理想的候选者其实并不多,卡纳瓦罗或许是条件最适合的。

足协此次选帅有条件关键要求,第一是具有国际足联、洲际足联主办的国家队正式赛事决赛阶段主教练执教经历或有欧洲、亚洲高水平联赛主教练执教经历。第二则是原则上要求60周岁以下,须全职工作。

在此前的“绯闻人选”中,有前波兰国家队主帅普罗别日、前乌拉圭国家队主帅阿隆索以及上海海港前任主帅哈维尔等人。从竞聘条件来看,上述三人最大的短板是亚洲足坛的执教经历不足,即便哈维尔曾率领上海海港夺得联赛冠军,但对于他执教能力的质疑至今也没有平息。

被里皮带到中国的卡纳瓦罗教练生涯从广州开始,在这里,他取得了至今最为耀眼的成就。韦世豪等球员在他的手下成长为本土球员中的佼佼者,作为中国足坛第一波归化潮中的参与者,他也更加了解相关的规则与程序。

从这个角度看,卡纳瓦罗成为国足主帅的主要候选人可谓顺理成章,52岁的年龄优势也可以保障他在带队冲击2030年的世界杯的旅途中有足够的精力。

他能行吗?

国足缺少的不只是主教练

如果按照上述的逻辑推进国足换帅程序,那将会掉入一个熟悉的循环:一切貌似合理,但却徒劳无功。

国足的每一次换帅在程序上都可谓顺理成章,但至今也仅仅有一个米卢是成功者,其中的原因,便是账面材料与实际工作中有着明显的出入。

卡纳瓦罗确实熟悉中国足球,但这不代表他能够复刻此前的成功经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广州队执教还是在天津天海,卡纳瓦罗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俱乐部有大笔投入的基础之上。在对于阵容豪华程度有着严重依赖的背景下,曾经的金球先生在技战术方面却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才华。他更适合的是扮演精神核心或者管理者的角色,只有一个成熟的团队才能确保其能力中的长板得到强化。这一点,在他未能立足欧洲足坛就体现得相当明显。

但是,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中,国足的运营成本与金元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未来能够引入新的归化球员,近年来的主要任务也是以培养本土国脚为主。当不够成熟的卡纳瓦罗带领稚嫩的国足开启练兵之旅,过程注定不会顺利。能够起到练兵效果还好,一旦卡纳瓦罗拒绝面对自己的问题,国足届时势必又会面临一场不可调和的矛盾。

足协想找到带领国足圆梦世界杯的“真命天子”,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无论是谁来执教,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完成这项工作。当初的米卢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能力过硬,也与其擅长调和各方面矛盾有直接关系。里皮之所以最终狼狈离开,则是专业能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扭转行业的整体环境。从这个角度看,“米卢型”的教练对于国足来说显然是更为实用的,这样的人选确实不好找。与此同时,足协或许应该提前思考,在未来国家队的管理和备战中,自身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如何与外教团队之间形成合力?

2030年世界杯继续扩军已是大概率事件,“卡纳瓦罗”们的幸运之处是世预赛难度将继续降低。但“不幸”的是本土球员们的整体水平持续下滑,足协跨越大洋“搬救兵”的迫切心理可以理解,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要踏踏实实,谨防往日悲剧的重演。

编辑:赵晨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