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网易等游戏大厂刚刚公布了今年暑假的未成年人游戏日历,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为未成年人划定了总计27小时的游戏时间。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网络上公开的游戏账号租赁服务,正让这一严格限制面临挑战:一个未成年人只需花费几元钱,就能租到成年人的实名账号,轻松绕开游戏时长的规定。
这项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制度,如何被一笔笔小额交易轻易“架空”?
限玩一小时,租号玩一宿
“管得是严了,不过今年暑假能玩27个小时,比去年还多了仨小时。”在郑州读初一的小杰(化名)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游戏日历。日历上,暑假期间(7月至8月)的每个周五、六、日晚8点到9点被清晰地标记出来,这是他被游戏官方允许的游戏时间。
除了限时,如何防止孩子冒用家长账号,也是今年各大游戏公司优化防沉迷功能工作的重点。
“过去小杰拿我手机玩,说好一小时,结果一玩就是一下午。”小杰的母亲王丽萍说。她告诉记者,现在平台提供了很多新工具,比如“临时开关”,到点了系统会自动让账号下线。
(腾讯游戏发布的“暑期游戏日历”,2个月共计27小时游戏时间)
一个更直接的手段,是腾讯游戏新上线的“家长自助下发人脸识别”功能。当家长怀疑账号此刻正被孩子登录时,可随时通过小程序强制游戏弹窗,要求对方“刷脸”验证。
“只要我觉得不对劲,就能立刻让账号发起人脸识别,通不过就直接下线。”王丽萍补充道。同样,网易游戏也通过“护航平台”向家长提供“一键禁玩”“一键禁充”等管理工具。
这些新功能一度让王丽萍觉得很安心,但她很快发现,问题并没有被彻底解决。一天夜里,她看到本应无法登录游戏的小杰,仍在房间里捧着手机酣战。在追问下,小杰道出了秘密:在电商平台上花几块钱,就能租到一个成年人的账号玩上一个小时。
王丽萍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官方监管和平台技术的不断收紧,游戏账号租赁服务反而愈加普遍,形成了一个公开的市场。
3元账号带“皮肤”,月销十万
记者以“王者租号”为关键词,在一家主流电商平台进行搜索,结果显示了数百个相关店铺。许多店铺的商品主图上,用加粗或彩色的字体标注着“秒上号”“满皮肤”“24小时自动发货”等宣传语。在销量排序下,多家店铺的月度销售量显示为“10万+”。
租号商家
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月销过万的店铺。商品详情页显示,一个包含多款“皮肤”的账号,每小时租金为3元。记者按照平台常规流程完成支付。
付款后,店铺客服自动发来的并非游戏账号和密码,而是一个软件下载链接和一串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登录密钥”。根据卖家提供的图文教程,记者下载并安装了这个名为“登号器”的应用程序。该程序界面极为简洁,只有一个密钥输入框和一个“一键上号”按钮。
记者将密钥复制粘贴至输入框后,点击了按钮。随即,该软件自动调用并启动了手机内的游戏客户端。游戏启动后,直接跳过了常规的账号密码登录或扫码验证界面,进入了一个拥有大量英雄和皮肤的游戏账号。
最便宜的带皮肤游戏账号价格多在3-4元/小时
整个过程耗时约两分钟,记者全程未接触到原始账号密码,也未触发任何实名认证或人脸识别系统。
为进一步了解其运作机制,记者以普通玩家身份向客服咨询长时间租用的可能性。客服明确回复,不建议进行一周或更长时间的连续租用,因为“极大概率会触发人脸识别”。他给出了具体建议:“最好按小时分次租。特别是夜间时段,被系统检测到的概率更低,游戏体验更稳定。”
对于租号客户是不是未成年,商家不作问询
事实上,这种租号生意早已遍地开花,无论是在电商平台搜索,还是直接打开各类租号网站,提供此类服务的商家比比皆是,且都是通过“登号器”一键登录。
租号绕开防沉迷,1周花光压岁钱
游戏平台的“防沉迷”系统旨在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与消费,但租号行为使其形同虚设。未成年人通过租用成年人实名认证的账号,便可轻易绕开监管,长时间沉浸在游戏中并进行高额消费。
这些账号根据装备和稀有度明码标价,一些拥有绝版“皮肤”或高级道具的“豪华号”,每小时租金可高达200至300元。
这种交易模式也直接导致了大量消费纠纷。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相关案例屡见不鲜。一位家长投诉称,其孩子偷用压岁钱租用上述的高级游戏账号,一周时间把6000余元压岁钱花光。当她尝试退款时,却遭遇租号平台与电商卖家的相互推诿,维权陷入困境。
对租号者而言,风险同样显著。由于同一账号会被多人重复租用,一旦有租客使用外挂作弊,账号便可能被永久封禁,导致其他无辜用户的租金与充值付诸东流。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账号的来源,因为市场上流通的大量账号并非个人闲置。
多地公安机关近年通报的案件揭示了其运作模式:犯罪团伙先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利用可批量收发短信验证码的“猫池”设备,在各大游戏平台自动化地注册账号。
这些以真实身份注册的账号,经层层分销后最终流入租号平台。在司法实践中,这种为网络犯罪活动提供账号工具的行为,已明确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相关人员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租号涉违法,平台亦承担责任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向未成年人出租游戏账号的行为都是一种明确的违法行为。”河南金纬律师事务所的张扬律师向记者强调。
他进一步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租号行为的本质,就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有组织地帮助未成年人绕开国家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商业活动,其违法性毋庸置疑。”
张扬律师认为,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中,除了租号商家,提供交易渠道的电商平台也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投诉平台上大量围绕“租号”产生的消费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平台经营者对其平台内的商家负有资质审核和日常管理的义务。”他指出,“游戏租号生意在平台上如此公开化、规模化地存在,平台方以‘不知情’为由进行解释,在法律上是难以成立的。这种‘默许’或管理上的疏漏,客观上为违法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他补充道:“如果平台明知或应知其上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服务,而未依法采取删除、屏蔽等必要处置措施,就应当与违法商家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因租号蒙受损失的消费者,同样有权向平台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