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服务员挂打赏码求小费?新黄河记者实探京沪等地门店,海底捞客服:此前是个别门店行为,公司无此要求
新黄河  昨天 19:01

新黄河记者:张盼港 李庆斌 谭登方 李巧妹  

近日,海底捞门店服务员胸前佩戴打赏二维码收“小费”的相关话题引发网友关注。据此前媒体报道,在合肥等城市门店,员工胸前戴有一个“二维码”,上面写着“如果服务满意,请打赏¥3.99”的字样。扫完二维码后,会直接跳转到个人的微信付款页面。

7月15日,新黄河记者走访北京、上海以及济南多地门店,并未发现服务员有挂二维码打赏行为。有门店称,此前门店短暂开展员工挂二维码收小费行为,但未持续多久。海底捞火锅客服人员则表示,服务员佩戴打赏二维码的情况是此前个别门店的行为,海底捞并没有打赏要求,顾客无论是否扫码都不会影响服务。

记者实探多地门店,未见要小费行为

7月15日上午,新黄河记者走访了北京朝阳区两家海底捞门店,发现店内服务人员未佩戴“打赏码”。一家门店工作人员称,2年多以前,她服务的门店短暂有过员工挂二维码收小费行为,但未持续多久就停掉了。上述员工介绍说,日常工作中,也有一些消费者觉得门店同事服务不错,会给10元、20元不等的现金小费。“员工收到顾客现金奖励后,会统一上交门店,门店也会在当月给予额外的激励。”

中午,新黄河记者来到海底捞济南弘阳广场店,正逢午餐时间,店内就餐客人较多。记者现场看到,服务员在为顾客点餐时,均正常点餐,并未有要求顾客扫码打赏小费的情况,服务人员胸前也并未佩戴任何“打赏码”。服务人员介绍,海底捞弘阳广场店从未有挂“打赏码”收取小费的情况,至于其他门店是否有这一情况并不了解。海底捞济南泉城路店和明湖路店工作人员则表示,门店一直不存在扫码付小费现象。其中明湖路店工作人员称,该门店参照公司管理制度,从未让服务员挂“打赏码”收取小费,顾客可随时关注海底捞官方小程序或微博等平台信息。

在上海市宝山区海底捞经纬汇门店,新黄河记者看到,所有工作人员身上也均未佩戴打赏二维码标牌。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打赏是以前的事情,大概是2016年、2017年的时候,现在大城市根本没有。那个时候打赏是顾客对员工的一种认可,现在没有了。”稍后,记者又联系到海底捞火锅宝山区万达店,其工作人员表示,“没听说过打赏的事情,我们门店没有打赏。”

15日,记者致电海底捞客服,接线人员表示,服务员挂打赏二维码的情况是此前个别门店的行为,海底捞并没有打赏要求,顾客无论是否扫码都不会影响服务,“如果员工在服务时,得到顾客认可的话,门店会有额外的奖励,但奖励是由门店负责。”

连锁餐饮店曾试水小费激励,因水土不服中断

新黄河记者检索发现,连锁餐饮店服务员挂二维码打赏已非新鲜事物。2015年,移动扫码支付刚兴起时,包括海底捞在内的多个餐饮品牌即尝试让员工佩戴二维码接受打赏。在上海等地率先出现一批采用打赏模式的餐厅,因能大幅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海底捞、西贝等知名连锁餐厅的学习和效仿,打赏金额均在3—5元左右。

据中国食品安全报在2016年的报道,一位海底捞服务员表示,打赏制已经实施一年左右,该小费会完全归服务员所有,不用向餐厅缴纳分成。但海底捞不允许服务员主动向顾客介绍这一打赏模式,只有顾客问起才会解释一下。这一时兴起的“打赏制”并没有流行多久,就因水土不服被市场淘汰了。

经济学者盘和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费”就是一种舶来品。“小费在欧美非常普遍,但在中国却缺乏土壤,中国人喜欢‘明码标价’的消费模式,服务价格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所以,一般有服务费、有小费的餐饮店往往生意会受到影响。”盘和林举例说,有类似的打赏活动的,比如各大平台对物流配送人员的打赏、对网约车司机的打赏,但实际上真实的打赏很少,往往在遇到恶劣天气或是有额外帮忙时,消费者才愿意为服务人员支付小费。

“我认为,海底捞的这项措施并不符合中国现有的消费市场情况,不符合消费者心理。毕竟,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是价格敏感型的,这和欧美小费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盘和林说。

海底捞减员翻台率提升,员工工作压力或增加

Wind数据显示,海底捞(6862.hk)2024年全年财报中,营业总收入为427.5亿元,同比增长3.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增长4.65%。营业结构上,2024年财报中,餐厅经营收入为408.8亿元,占比95.62%,同比增长率3.20%;而外卖业务营收12.5亿元,占比2.93%,同比增长率20.39%。调味料产品以及食材销售方面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此外,海底捞客单价也面临新的增长挑战,财报显示,2024年,海底捞在一线、二线以及三线城市的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04元、96.9元以及91.4元,同比2023年财报数据均有所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海底捞也开放了加盟业务,并关闭了19家自营店,2024年员工总数为137178人,较2023年减少16569名员工。不过,2024年海底捞翻台率有所提升。海底捞2024年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平均翻台率达到4.1次/天。结合数据来看,海底捞基层员工可能要面临人员减少、工作量增加的局面。

据海底捞工作人员透露,员工的增加或减少是正常的动态过程,“2023年,餐饮业迎来复苏,员工增加,2024年员工的减少也是正常流失,并不是裁员。”该工作人员表示,海底捞火锅在运营中,也引用一些数字化措施,减轻员工工作压力。谈及薪资,对方表示,海底捞员工薪酬在同行间是具有竞争力的。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其员工成本总额为141.13亿元。以此计,平均每名员工年收入(包括薪金、工资、津贴和福利)10.29万元。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