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茗琸
凭栏听雨声动泉城,春华秋实献礼华诞。伴随着飒飒秋雨,“泉”在济南——第十届济南国际合唱节系列合唱音乐会在山东省会大剧院盛大开幕,唱响了济南市文艺界十年以来深耕不辍、厚积薄发的赤诚之声。
第十届济南国际合唱节在8月25日至27日的三天时间内,成功演绎了开、闭幕式音乐会、山东民歌合唱专场音乐会,圆满举办“唱游泉城”展演评比及颁奖等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合唱团如涓涓细流汇聚泉城,为济南人民献上一场极具艺术张力的视听盛宴。场外,雨打青荷,清风送爽;场内,群声悠扬,亦化作和风细雨,浸润人心、滋养精神。
在流动的音符和飞扬的旋律中回溯时光,不禁感慨,这是锚定初心、砥砺奋进的十年。
从星火之光到千泉竞涌,济南国际合唱节自2014年创办,已在追风赶月、栉风沐雨中跨越了十载芳华。十年前,首届济南合唱节点燃了提升全市人民音乐素养,打造泉城文艺活动新品牌的火种。十年间,济南国际合唱节品牌与济南这座融合开放、兼容并包的省会城市共同成长、同频共振,不断拓宽国际视野,传播中国故事,彰显济南风采。秉持“文化自信,人文交流”的核心理念,广邀海内外1400余支合唱团放歌泉城,线上线下参与人数逾1800余万人次。第十届济南国际合唱节邀请到了保加利亚美国大学音乐教授、知名合唱专家Hristo Krotev,成功举办中保合唱交流座谈会,在中保两国全方位推介济南国际合唱节,深化在合唱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线上方式,呈现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国际知名合唱团的音乐会,以歌会友,推动合唱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文化因交流而精彩,艺术因互鉴而丰饶。国际交流平台的搭建,绘就了和谐斑斓的文艺画卷,让济南的合唱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绽放出璀璨的文化光芒。
华灯闪烁、丝竹悠扬的舞台,是汗水浇灌和岁月打磨的勋章。从区域性文化活动成长为辐射全国、观照世界的文艺盛事,50多场基层合唱培训班、30多场大师班·工作坊、40多场高水平的合唱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见证了济南国际合唱节在活动规模、艺术水平、影响范围等多个维度的持续发力、稳步提升。十年磨一剑,贵在坚持,难在坚持。合唱节活动品牌的日新月异,依托于主办单位对“文艺为民、文艺惠民、文艺乐民”服务理念的深刻实践,生发于活动策划组织者和参与人员干事创业的执着热忱和打通环节、协调各方的持续付出,升华于合唱专家学者、参演艺术家对作品精益求精的雕刻打磨。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长达十年的筹备酝酿、砥砺前行,铸就了济南合唱音乐艺术的里程碑。
八月的底色,是收获的颜色。相信这是演播大厅唱响一支支旋律生动的民歌时,台下观众不约而同的心声。
在山东民歌专场音乐会的舞台上,男女中音极具立体感的混声高低起伏,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浑厚低沉,伴随着民族乐器与钢琴的交响,将新时代的“黄河号子”演绎出了气势磅礴的地域特色,展现出黄河儿女不惧磨难、蓬勃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淄博五音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合唱艺术相融相生、相得益彰,将戏词词韵、方言色彩的独特魅力通过音乐语言和群声演唱的形式诠释出来,彰显了现代音乐人自觉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济南国际合唱节艺术总监、总导演陈雷介绍道:“举办山东民歌专场音乐会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生动展现。”将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民歌加入合唱元素进行改编,旨在通过合唱这一国际化的艺术形式,向世界展示山东绵延丰厚的民歌资源,用艺术语汇传递出山东人民在劳动中锻造而成的坚韧朴素的民族性格、对生活的深沉热爱和对艺术的自觉追求。这正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次创新表达。
济南国际合唱节自创办以来,始终将推陈出新、规避同质化和模式化作为活动策划的基本遵循。十年间深入挖掘济南丰富的文化供给,创造性推出《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音乐会、省会城市群合唱音乐会、“二安诗词”原创合唱作品音乐会、省内沿黄城市音乐会、全国高校指挥研讨会等品牌活动,厚植基层合唱的文化土壤,培育出众多合唱艺术新秀,艺术创新的生机与活力竞相迸发,酝酿催生了大量高质量原创音乐作品,成果丰硕。这些作品选题丰富、风格多元、合作广泛,相映生辉,既凸显了合唱大师们色彩鲜明的艺术个性,又折射出当下中国合唱作品与时俱进的整体创作风貌。
在点滴时光里,济南国际合唱节的公益底色,已在泉城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蔓延成一片葳蕤茂盛的绿洲。
为人民群众搭建通往高雅艺术的桥梁,是济南国际合唱节自创办以来的热切期盼。通过公益培训、社区辅导、合唱讲座、大师班工作坊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活动形式,辐射带动各行各业合唱团和合唱爱好者,线上线下累计培训120余万人次。在第十届济南国际合唱节合唱指挥培训中,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吴灵芬,著名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孟大鹏莅临指导。吴灵芬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合唱指挥概括为连续不断起拍的艺术,通过指导现场乐团不同声部的起伏错落,声乐力度的升降转合,塑造和演绎出多个迥异的艺术形象,形成远近层叠的立体空间感。现场观众与指导专家同台互动、交流学术,印证了泉城合唱艺术从普及到提升的华丽蜕变。
如果城市有语言,群声共振的合唱便是其中一种。合唱快闪、唱游泉城等活动,融合了时代脉搏与艺术精髓,为济南的景区、商圈构建起浓郁的艺术气息与深厚的人文底蕴,走近驻足观看展演的游客,能清晰地听到他们在旅途中邂逅音乐的惊喜和对济南合唱艺术事业发展的赞叹。如今,在清晨或傍晚漫步于大明湖畔,常常会于青松翠柳深处听到婉转悠扬的群声伴和。这些因对合唱的热爱而自发聚集起来的民间合唱团,用歌声为泉城增添了一道听得见的风景线。济南国际合唱节正以其独具特色、深入民间的艺术形式助力泉城文旅事业蓬勃发展,在加快推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中彰显文艺担当、贡献文艺力量。
回首十载芳华,千团和鸣仍在耳畔;携手共向未来,泉城放歌再续新篇。 第十届济南国际合唱节在千人合唱《我的祖国》中落下帷幕,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就让第十届济南国际合唱节的阵阵欢歌化为礼赞新中国的炙热心声,祝愿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祝福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济南文艺事业和合唱艺术必将接续奋进,再攀高峰,让我们共同期待济南国际合唱节的下一个十年!(济南市文联供稿,作者为济南市文艺创作研究院创作员)
编辑:臧文涛